175章 大戰略家-《南宋不咳嗽》
第(3/3)頁
“洪兄,大宋不救就不救了吧……這個黑鍋太大了,你背上之后,洪家好幾代人說不定都要受拖累。大宋落到金河帝國手里,其實是最好的選擇,你只要能讓帝國政府別太過于殘暴,就是大宋的恩人,他們會記你很久,說不定史書上都要寫上你的大恩。你不是常說兩害相較取其輕嘛,這兩種結局,孰輕孰重已經很明顯了?!比齻€人坐成半圈,沉默了足足有半根雪茄煙的時間,文南才開了口。表明了他的最終意見,舍棄大宋保住歐洲,這是個非常理性的選擇。站在春天聯盟的角度上,也是付出最小、獲利最大的選擇。
“確實,懂得取舍,才是一個合格的政客??上也皇?,以前不是,現在也不是,在這點上我基本沒什么進步。老文啊,別看你是宋人,但對大宋有些東西還是不太了解。如果他們能被輕易打服,遼國、金國、蒙古國早就得手了,也輪不到金河帝國來打。這個國家還是有一股子精神的,弱,但是不奴性,非常不喜歡外族統治。這一點有點像你們文人的性格,手無縛雞之力,卻有一身傲骨,寧折不彎?!?
“雖然我對大宋進行了二十多年的文化入侵,但能影響的也只有南方沿海的幾個港口城市,內陸基本感受不到。假如帝國和大宋這場仗打起來,死的人一定不會少,因為在有絕對軍事優勢時,帝國軍隊是不會對任何人手軟的。這不是他們冷血,而是從小我就教導他們,要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而且他們根本不把外國人當做人,這也是被我從小影響的。這個局面是我造成的,誰拉的屎誰擦屁股,很公平,大宋我一定要回去救?!?
“話又說回來了,宗教戰爭一開打,死的人也不少,但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呢?我在歐洲只認識卡爾和威廉,除了他們的家人之外,誰死了對我而言都不算人。當然了,我能掀起這場大戰,當然也能控制住它的規模。如果我算計的沒錯,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太久的,因為撒拉遜人很快就要面臨著金河帝國的威脅。帝國失去了大宋這個目標,只能再選擇另外一個地方動手,戰爭機器一旦轉起來,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看一看地圖就會知道,如果大宋不能去,就只有兩個地方可以選擇了,一個是印度半島、一個是阿拉伯半島。假如我那些學生不是太笨的話,他們一定會選擇阿拉伯半島的??刂屏税⒗雿u,印度半島就是囊中之物,而且阿拉伯半島還是從北進入非洲的跳板,一舉三得,干嘛不呢?只要阿拉伯半島受到了帝國威脅,撒拉遜人就沒精力再去和歐洲人打仗了,保住家鄉才是重中之重。缺少了地中海東部阿拉伯人的支援,光靠北非這點撒拉遜人,他們連在半島上立足都是很大問題,這張戰爭自然就結束了,最終獲勝的很可能是歐洲國家?!?
“在這里我想提醒卡爾你一下,一旦這場戰爭開打,你必須保持中立,然后暗中支持歐洲國家。這是一場事關信仰的全面戰爭,不再是爭奪地盤了,你不能再兩邊賣武器發國難財。這樣做的目的不光是名聲,一旦撒拉遜人從半島上撤走,半島上的軍事勢力就非常空虛了。歐洲人經過此次大戰,也不可能還有太多余力全面占領半島,你完全有可能在威廉的支持下,把半島全部拿下,最少也能啃下南部。菲利普的領地距離阿拉伯半島太近了,那里以后是個大麻煩,尤其是在各國都知道石油是個好東西之后,那塊地方就不可能安定。與其在個百戰之地待著,不如讓他回來繼承你的卡爾堡王國,統領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個純粹的歐洲國家,如何?”
任何一個對世界戰爭史有粗略了解的人穿越到幾百年前,都會是大戰略家。不管當時的歷史如何改變,他都能大致判斷清楚走向,因為很多事情已經在他腦子里發生過了,還有了最終答案。換幾個角色和地點,改變不了太多結果,不能說拿這些結果當真理吧,當個參考也是逆天級別的。洪濤現在就是這樣,以他對歐洲中世紀之后發展脈絡的了解,還有阿拉伯世界的興衰,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大戰略方向。
(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