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章 北方豪族-《南宋不咳嗽》
第(1/3)頁
洪濤的隊伍用了一個月時間才走到開封,總人數已經接近三千了。中途遇到的打劫次數數不勝數,光天化日之下明搶明奪的就有四次,趁著夜色偷雞摸狗的更多。當然了,別說千把人,就算后面加個零,也打不動裝備了二十多門野戰炮的帝國陸軍,更別提這些軍隊都是騎兵。不過為了收留俘虜,洪濤不得不再向臨安告急,要求沿河運河再增派運輸船。
這條運河并不是后世大家熟知的京杭大運河,而是隋煬帝時期修建的隋代運河。它的北端在涿郡,南端是杭州,可是中間要向西偏一些,中心點在洛陽,因為隋煬帝的國都在洛陽。從涿郡到洛陽這一段叫永濟渠,從洛陽到淮水的一段叫通濟渠,從淮水到杭州則叫邗溝。
洪濤要想順著這條河北上一直到涿郡,就得先沿著邗溝到淮水,然后繼續沿著通濟渠直奔開封,最后從開封轉進永濟渠才成,全程兩千多公里,要走三個月左右,到開封的時候剛算走完了一多半兒。從臨安出發的時候還是嚴冬,到了開封,柳枝上已經有發芽的跡象了。
對于這小一千人的俘虜,洪濤沒再派船往臨安運,這些人都跟著走了一半路,不用再回去改走海路,干脆就一起走吧,再忍一個月就到地方了。如果沿途再有這么多俘虜也好辦,把口糧減半,只要不餓死就成。想吃飽飯就別磨蹭,到了涿郡分房子分地,頓頓吃大魚大肉,這是洪濤給他們畫的大餅。
這張大餅管用嗎?真管用!這個時代的人太好騙了,只要見到當官的他們就不由自主的會信三分,再看到黃乎乎的綢緞圣旨和沿途官員對洪濤畢恭畢敬的態度,雖然他們也不清楚總理是個啥官職,但心里卻信了七八分。
另外跟著洪濤的這支軍隊走,基本不用干什么重活兒,每天還能吃上三頓飯,婦孺還能坐著船不用費勁走路,待遇太好了。就算沒有以后的承諾,大部分人也不愿意離開,還有一些人開始關心起當兵的條件了。他們也想當這種兵,反正都是賣命,干嘛不賣個好價錢呢。
當然了,洪濤不會收他們入伍,不過也沒就此拒絕。在洪濤看來,利用當兵為誘餌,先把這些盜匪流民練一練,讓他們知道知道規矩,對他們以后也是有幫助的。于是這一千來人就成了臨時預備役營,也有了個單獨的營地,由正式軍人帶領著,每天按時出操、訓練、生火做飯、安營拔寨。
凡事兒都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別看就是簡單的每日訓練,原本還以為當兵很容易的流民們只用了一天時間,就知道這碗飽飯不像預料中的那么好吃,光是負重越野跑就夠絕大部分人叫苦不迭的。你說你身體素質好,能扛過去,那還有隊列練習呢。而且這些東西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每天至少一次,就連生病了也得照常參加,除非你能得到那些軍醫的認可。
最可怕的還不是累,而是煩。讓流民們直接進入軍營生活,無處不在的規矩就成了最大的障礙。吃飯、睡覺、起床、走路、說話都有規矩管著,連拉屎撒尿都不能隨意,這讓散漫慣了的流民很不適應。違規了就要受罰,輕則丟臉受訓、重則受刑,預備役營成立的頭三天,軍營里從早到晚都是哭嚎聲,聽著那叫一個慘啊。
此時大部分流民只能哀怨自己命不好,剛吃飽肚子又得吃苦受累挨管制。有少部分人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開始琢磨著如何逃走,寧可再去山林里饑一頓飽一頓,也不過這種非人的日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