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想到就做。 始皇帝和趙郢一拍板,事情就算是徹底定了下來。 剩下的就是執行! 召集相關衙門,負責實地勘測,制定最佳的運河路線,并繪制出施工圖紙。雖然前世的時候,趙郢知道這條運河的大體走向,但具體到運河途經何處,需要經過那些村莊,途徑那幾座城池,考慮到那些地理和人文的因素,就概莫能知了。 這是一項極為具體,也極為辛苦的工作。 自然會有少府的人,和精通工程策劃的墨家子弟,前去做這些事務。 而他則召集三公九卿這些人,把自己那些設想拿出來,讓大家一起商量完善與地方富商豪族一起開挖運河的具體政策。 朝廷的根本利益不能動搖,但又必須給出足夠的甜頭,不然那些富商和地方大族,又不是傻子,沒利益可圖的事,誰會傻乎乎地出錢出力? 故而,趙郢把這個大致的設想拋出去之后,就任由這群人討論了。 對付古代的人,還得是這群古代的人尖子。 很快,就一份更加完善和具體的方案就出來了,趙郢看完之后,不由眉頭微蹙,看向李斯和馮去疾等人,語氣有些遲疑。 “這樣,是不是苛刻了些……” “陛下寬仁,愛惜民力,天下皆知,故而,臣等討論這些方案的時候,已經充分地考慮到了這一點,很多政策,已經很是寬宏厚道了……” 李斯上前,躬身行禮,逐條地給趙郢分析著利弊和考量的原因。 “陛下,這些地方商賈豪門,畏威而不懷德,最慣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哪里有什么知道滿足的時候呢?陛下就算體恤他們,給他們再多的恩惠賞賜,他們也會認為理所當然,甚至會以為朝廷好欺,想要攫取更多的利益……” 趙郢聽完,不由心中汗顏。 自己穿越這么久,又當了這么久的上位者,考量問題的時候,還是自覺不自覺地會受到前世一些觀念的影響,擺脫不了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 忘記了,這里還是沒有徹底擺脫奴隸制度的大秦,忽視了這時代,地方對于朝廷的敬畏。 趙郢點了點頭,贊道。 “善,果然都是老成謀國之言,就依照諸位卿家的這個方案施行吧……” 苛刻是苛刻了點,但未必就是李斯這些人錯了。 無論哪個時代,其實都一樣,如果不能從一個足夠富裕的群體上面攫取足夠的利益,那就必須向另一個足夠貧瘠的群體下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這難道說得不是諸位卿家的所思所慮嗎……” 大秦二世皇帝趙郢,站在大殿之內,俯瞰著自己的三公九卿,忍不住嘆息道。 …… 大雪一直又延續了四五天。 這一下,就連趙郢都無法淡定了,特旨各郡鎮守官兵,全部動員起來,幫助駐地百姓,清掃積雪,修補房屋,疏通道路,避免出現傷亡事故。 最讓他揪心的,還是糧草的轉運。 但事實上,糧草的轉運速度,比他想象的要快了無數倍,并不是雪橇好使,而是他以為只能在河道上使用的冰床,起了大作用。 在李斯和馮去疾等人的協調指揮之下,各地官府派出官兵,提前把自己轄區所在官道上的積雪壓實,然后把壓實的積雪當冰面來使! 冰床劃起來,速度并不比駿馬慢多少。 惟一需要做到的是,各地郡縣的配合,而大秦最擅長的就是這個,協同作戰,朝廷一聲領下,各地郡縣紛紛行動起來。 竟是不耽誤分毫。 押運糧草的大軍所到之處,所有的積雪路面,全部被碾壓的整齊平滑,宛若冰面。 故而,最關鍵的是,因為可以節省畜力,可以日夜兼程,反而以往更快了幾分。當然,壞處也有,那就是有點勞師動眾,陛下由所過之處的郡縣,負責整理路面,而且后期清理起來也會變得非常麻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