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最強內應-《大明之后》
第(2/3)頁
反而是起家的淄川縣,因為反復爭奪,百姓大舉遷徙,已經差不多空了,其中一半以上的老百姓,已經隨朱頤垣遷入萊蕪等地。
目前淄川縣城在清軍掌控,而一些鄉村,還有朱頤垣的民兵活動,屬于雙方的過渡地帶。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泗水縣,朱頤垣撤出是想爭取一個修整的時間。
馬光輝收復了縣城,也可以和清廷交代,至于農村地帶,還牢牢控制在朱頤垣的手里。
地盤大致如此,兵力方面,朱頤垣原本組建了五個千戶,后來又補充了兩個,扣除戰斗減員,朱頤垣還有六千多人。
王俊所部有近五千人,但很顯然,他的人數水份極大,能符合標準的,估計連一半都不會到。
但不管怎么說,朱頤垣也有將近一萬將士,雖說依舊實力懸殊,但總歸上了一個臺階,不像當初那么懸殊了。
“由于我們進入了山區,清廷又缺少糧草,他們現在的主力,還放在江南,圍攻福州的隆武皇帝。想要調兵,調糧,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我們大約能得到三個月至半年左右的修整壯大時間,這是我們最寶貴的發展時間,絕對不能錯過。對內,要盡快落實均田,動員百姓,整訓兵馬,積累糧草和軍械,對外要積極了解敵情,做好妥善應對,迎接更加殘酷的戰斗?!?
朱頤垣將主要任務部署完畢,突然話鋒一轉,“正事說完了,還有一件更緊要的事情,大家伙都辛苦了……告訴將士們,可以休息三天!好吃好喝,好好恢復精氣神?!?
一聽這話,大家伙先是愕然,隨即都笑了起來。
確實很困難,但總歸能喘口氣了,放松一下了。
伴隨著朱頤垣的命令,沂水縣城,軍營歡天喜地,將士們殺豬宰羊,熱火朝天,這股熱情都感染了朱頤垣。
他自告奮勇,拉著顧炎武,一起磨豆腐。
朱頤垣先來,繞著石磨轉,顧炎武最初還有點抹不開,君子遠庖廚,他這個身份,士林鴻儒啊,還來拉磨,是把他當驢使了嗎?
但是隨著泡發的黃豆,經過磨碾,變成一桶桶乳白色、混著豆渣的液體,顧炎武來了興趣。
“朱僉事,所謂一物降一物,鹵水點豆腐,是不是就是這個意思?”
朱頤垣笑著點頭,“就是這個,不過需要過濾,放在大鍋里煮,煮開之后,就是豆漿了。往豆漿里加入鹵水,就是豆腐……對了,鄉村人還有舍不得過濾的,直接放在鍋里煮,連豆渣都放在一起,這個叫小豆腐?!?
顧炎武大笑,“我說朱僉事,你一個宗室子弟,怎么還懂這個???”
朱頤垣道:“不是我懂,是我娘,她很勤勞。磨豆腐,做香油,種菜養豬,針織女紅,她什么都會,我就是耳濡目染,學了一點。”
顧炎武怔了怔,突然笑道:“我似乎懂了,僉事能有親民愛民之心,應該是令堂的功勞。家母何嘗不是如此,為了供我念書,付出太多,偏偏她老人家桑榆暮景,不能善終……我真是不孝??!”
顧炎武的母親王氏,是聽聞常熟等地陷落,悲痛傷心,絕食殉國。有其母必有其子,清廷對于顧炎武來說,不光有國仇,還有家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