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丟一把鎖-《帝執》
第(1/3)頁
要說重要的人,在朝堂上下無非就那幾位,皇帝自然不會讓大公子領兵,哪怕是區區一個營的兵力交給那個男人都不能讓人放心。
除了大公子,丞相大人與御史大夫也是不可能前去領兵援齊,他區區齊國還當不上讓這等人物親自上戰場。
既然擔任工作只是一旁輔助,自然不需要太驍勇善戰,相反來說越是身經百戰的將領到了地方就會越感到憋屈。
奶奶的,領著手底下的士兵們為他國賣命,恐怕稍微有點兒脾氣的都會心生不悅。
所以這個領兵之人,順而言之的便落到了年輕一輩人的身上。
一來是確實也不需要多熟讀兵書,深諳布局,只是跟在齊國軍隊后邊,人家攻過來了就在后面放箭,進攻號角吹起之時跟著往前沖就行了。
若是表現的太過自主,雙方反而容易起沖突,明顯不利于戰局,畢竟還是以援助的名義支援齊國,主次區分得能夠清楚。
而大昌王朝武將,絕對是不愿意聽從他人指揮的,若是指揮自己的是咱們的皇帝陛下也就罷了,畢竟君命不可違,但是其他國家的,誰又能不耐煩的聽你說我們該怎么怎么去打?
再者而說,這也確實是一個大好的歷練機會,道理在書本上看的再多,聽人講的再多用處也就那么點兒。
只有見到了戰場之上的殘酷,方才能知道自己讀過的血流漂杵是何意思。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十一年前劍圣計東里東行萬里便是為了弄清楚書本上的兩個字是何意思,雖然最終他也未曾解惑,但這并不能說他的做法是錯誤的。
去年參加入樓試的那支車隊,當初還是有人認為那次出行對于學子的心性磨煉是有益處的,雖然結果出了些變故變的有些悲慘,但這并非就認定百害而無一利。
不過李思卻明白皇帝陛下打的什么心思,所以眉頭緊皺,后背都忍不住滲出了一層冷汗,艱難站穩身形,保證不被皇帝陛下看出絲毫端倪,嘴角擠出一絲微笑,開口道:“老臣遵命。”
皇帝陛下歪了下頭,看著丞相大人低下的那張臉,詢問道:“丞相大人可是身體有恙?”
李思頭愈發的低,回道:“多謝陛下掛念,老臣身體無恙,只是近些日來事務繁雜,有些心力交瘁罷了。”
皇帝陛下伸手拍了拍對方肩膀,一臉沉重的表情,有些不忍說道:“大人為我朝盡心盡力,辛苦大人了。”
李思肩膀微微一頓,繼續低頭道:“老臣分內之事,不敢當辛苦二字。”
皇帝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不過,這種辛苦也許馬上就該結束了,還請大人再堅持些日子才是。”
李思心中一驚,有些疑惑的詢問道:“不知,不知陛下所說的結束,是,是何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