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大明1624》
第(1/3)頁
等李永貞和涂文輔告辭之后,張嫣提醒道:“皇上招募新軍,不知軍餉從何處來?”張嫣有一個“壞毛病”,就是無意識地喜歡干政,她看不慣的事情總喜歡在皇帝面前提出來。
“軍餉自然由朕來出,這支軍隊必須完全由朕來掌控。”朱由校回答道。
朱由校是非常贊同“槍桿子里出政權”這句話的,他想改革,肯定會觸動原有所得利益人的利益,隨著改革的深入,一定會引起他們的強勢反彈,這個時候任何話語都不如手握大刀實在。朱由校明白一定要組建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軍隊,沒有任何原有守舊勢力摻和的軍隊。
編練新軍成了他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只有軍隊掌握他的手中,他才有信心去進行一場比較徹底的改革。
“皇上,可是宮中所用也并不寬裕,皇上現在可是要需要訓練兩萬五千人的軍隊。”張嫣坦誠地說道。
“是啊,光餉銀每月最少都需要三萬七千五百兩,這還只是按普通士兵的餉銀來計算。另外還要吃飯,每人每天大概需要兩斤糧食,大概每人每月需要四到五錢銀子,當然如果有肉的話,需要的糧食會大量減少,但是所需的錢并不會減少。這就意味著每月光軍糧就需要一萬一千兩左右,每個月光這兩項開支就達到了五萬兩以上,這還有把其他的沒有計算在內,包括軍服武器等等都沒有計算。”朱由校仔細地分析道。
“是啊,皇上這可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內帑恐怕無法支撐。”張嫣回答道。
“是啊,錢啊,朕最少要準備一千萬兩。”朱由校輕聲說道。
朱由校現在根本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去弄錢,他心有萬千計劃,可是卻不知道該怎么下手。發行債券,這個東西需要國家信用支撐,而且太先進,最少目前根本沒辦法執行。現在就連大明發行的紙幣都沒有任何信用可言,一直在貶值,甚至都已經變成廢紙了。
辦實業,根本一會弄不來那么多錢,何況朱由校根本就不知道弄什么實業,他唯一懂的就是釀酒,可是在明朝早已經有蒸餾酒了,再就是制作水泥,這個東西他也不太熟悉,只是他的一個表哥是做這行的,他稍微了解一點,要等做出實物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開超市,這個首先需要資金,而且在這個年代開超市,一個字,就是死,根本行不通。
朱由校前輩子在超市做過好幾個月的商務代表,稍微了解超市的運營,不說別的,就說結賬這一件事情,一個綜合性超市就算在古代多少也有幾千個SKU吧,一個人要記清幾千個SKU的價格,這絕對是一件很考驗記憶力的事情。就算給商品標價,但這個時期,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有外包裝的,給所有的商品標價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