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七出-《大明1624》
第(3/3)頁
他們敢賭東廠不敢殺他們,但絕對不敢賭朱由校不敢殺他們。
朱由校見狀,微笑著說道:“昨天因為家里有事的,而導致商鋪沒有開業的自然不屬于罷市,你們也可以坐到左邊來。”
既然朱由校主動給他們找了一個臺階,他們絕對不會不識趣,全部毫不猶豫地都站到了左邊去了。右邊居然一個人都沒有留下,這大大出乎了朱由校的意外。
看來事情要比朱由校想象的順利得多,朱由校原本還打算殺一儆百的,這下看來也沒有必要了。
“朕今天來有幾件事情要和大家說。”
“第一件事情,公然帶頭抵制新幣的幾位館主,雖然已經畏罪自殺,但是他們抗旨不尊,朕絕不輕饒,朕已經下令查抄幾位館主的家產,至于他們的親人朕會從寬處理,朕不會株連其家人。”
“第二件事情,既然各位覺得銀幣含銀量不足,覺得朕欺壓了百姓,朕決定絕不勉強大家,對于是否接受新幣,一切自愿,有訴求的可以來告訴朕,但朕絕不允許串聯起來抵制新幣,那幾位館主就是前車之鑒。”
第一件事情實際上跟在座的大部分商人并沒有太多關系,他們也不可能去幫那幾位館主強行出頭,至于第二件事情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們以為朱由校一定會強行推行新幣政策。
……
……
PS:今天有人在評論區噴裹腳的事情,我可以保證,我說的裹腳情況絕對是真的,我親眼見過我外婆的裹腳!真的將一雙腳裹成了殘疾!我外婆是辛亥革命時出生的,幾歲的時候裹的腳,活了九十八歲!她曾說過裹腳是一件讓她很后悔的事,裹腳之后,根本無法走遠路!那個時候是沒有車,全靠走!
寫這書的時候我查了兩個月的資料,將朱由校時期的《明史》和《明實錄》都看了一遍,我看《明實錄》的時候還做了近兩萬字的筆記,只是書用的陰歷,我看不太懂。我這本書無論會不會撲街,但是里面一些民俗我都是查了資料的,另外只要在小說中朱由校沒有干預過的官職的人,在1624年,都是真人真官職,除了有些查不到的,例如太醫院和太樂署的擔任的官職人我查不到之外,我敢保證準確率有七八成。就連書里面寫的西班牙和荷蘭那一截,都是歷史存在的真人真官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