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大明1624》
第(1/3)頁
“還有你們從進入太醫學院起,就不再是宮里的人,以后如果想嫁人的話,一切都是你們自己做主,宮里不會干涉你們。”
“但是學醫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學五到十年才有所小成,也才有機會出師,在學習的中間你們可以嫁人,但是學醫必須繼續學下去,等出師的時候,你們可以離開京師去任何你們想去地方,當然也可以留在太醫院繼續從醫,一切都由你們自己選擇,宮里絕不會干涉。”
“所以你們是很幸運的,終于擺脫了宮廷對你們的束縛,這對你們來說也是一次機會,你們的未來會怎么樣,你們已經能自己把握了,千萬不要辜負了朕的期望。”當然這些話也只有朱由校能說。
“謝陛下恩典!”一百名宮女異口同聲地說道。宮里出來的就是不同,都已經被宮里規矩調教得非常好了。
“你們這八位老師,在授業過程一定不能藏私,這一百人其中有三十人會跟著穩婆學校,其余的七十人會跟著女醫學習,朕會給你們八人一個名傳千古的機會,你們可以將畢生所學編撰成書,作為女子太醫學院的教材,這教材專供女醫學習,當然她們還要學習太醫學院編撰的教材。而且你們編寫的教材也會跟太醫院編寫的一樣,編寫人一樣可以獲得同樣的潤筆費。”朱由校說道。
“奴婢明白。”
“老奴明白。”
……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朱由校不期盼這一百名宮女個個都成為一代名醫,但總有一些出類拔萃的吧,這一百名宮女可是張嫣精挑細選出來的。
都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一百名宮女就是朱由校的星星之火,他希望婦科這一塊在大明能有長足的進步。
這個時期本來就重男輕女,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按照現代107(即男女比為107:100)的警戒線來衡量的話,明朝的男女比例的平均數值可能在150左右,甚至超過了這個數值,根據有些地方縣志記載,有些縣一半的男的找不到老婆,這在明朝絕對是一個影響國家穩定的社會問題。
本來女的就少,而且又受禮教影響,很多女子得病了還得不到醫治,這就更加加劇了這個矛盾,所以婦科的發展也是朱由校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
在太醫學院里,朱由校非常重視的另外一個項目就是吳有性的招生。瘟疫問題是明末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直接導致大明百姓大量的減員,也是明亡的原因之一。為了最大降低瘟疫的影響,朱由校特意在太醫學院單獨設立瘟疫學科,這是除了女子區之外,唯一單列的學科。
這個時候,醫學可沒有像后世那樣分得那么細致,大多都是統在一起的,只是從醫的人員可能各自擅長的領域有所不同而已。為了將瘟疫學單列出來,朱由校允諾以后太醫學院在某些方面非常突出老師可以將自己的項目單列出來,并表示“術業有專攻是值得鼓勵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