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收養的兒童-《大明1624》
第(3/3)頁
……
聽說朱由校收養了上萬名小孩,張嫣雖然一直秉承著足不出戶的原則,但是對這次出宮她倒是沒有反對。
濟養院的位置雖也在皇莊,但卻和新軍營不在一個方向。濟養院里住的上萬名小孩,但是年齡都在五歲以上,十歲以下。當然這是王禮乾特意這么安排的。
“陛下,這群孩子您準備怎么安排?”張嫣問道。
張嫣這是第一次接觸到社會的底層,給她很深的感觸,她沒想到民間有這么多人賣兒賣女的。幸虧在這群孩子被送到濟養院之后,有飯吃,有衣服穿了,如果還是剛進來的時候情景,一定能把張嫣看哭了。
“先讓他們讀書,王禮乾,安排人來教她們讀書。三個月之后,朕對他們進行考試,根據他們的成績來安排。三個月之后,朕會讓皇家藝術學院和帝國太醫學院來挑人。”朱由校說道。
“讓宮里也挑一部分走吧。”張嫣說道。
“當然可以,但要等兩家學院挑選完畢之后,還有只得挑女童,不得挑男童,朕說了以后不會再增加宮里的閹人了。”朱由校強調道。
“妾明白。”張嫣點頭說道。
……
徐光啟的試驗田也開始有成果了,經過徐光啟的精心培育,雖然暫時還沒有達到朱由校所說的標準,但卻距離朱由校所說的并不遠了。
徐光啟信心百倍地保證明年一定可以達到朱由校所說的產量。對于徐光啟,朱由校還是很信心的,在這個時空,這個時期,在大明沒有誰的農學成就能比得上徐光啟的,無論在選種育種,還是肥料的使用上,徐光啟都總結出了一套經驗,他甚至還著有《糞壅規則》一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