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寶鈔-《大明1624》
第(1/3)頁
藩王想抵制朱由校的新政就必須依靠當地的官員,而第一條新政實實在在地損害官員們的利益,雙方一拍即合,這就出現了山東的砸搶帝國銀行的事件。
有了袁可立的極力配合,楊漣僅僅只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將整件事情查得水落石出。為了保住三位藩王,袁可立力主殺了數十人,整個山東官場近三成的人被解職,雖然不如山西和河北兩省徹底,但也使得山東一地的吏治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
山東的帝國銀行案只不過是藩王們抵制新政的冰山一角。山東的藩王距離京師近,而且袁可立又長年手握著山東的軍政大權,在山東享有很高的威望,可以說是穩如磐石,得不到袁可立的支持,藩王們幾乎翻不起太大的風浪,就連山東的流民在京津馳道開建之后,幾乎都快看不見了。
以工代賑是朱由校救災的一個指導思想,為了安排受災形成的流民,京廣馳道和上成馳道此時也同時開建了。
只是袁可立和楊漣都沒想到,此時有一份來自錦衣衛的密奏已經放在了朱由校的面前。朱由校派出錦衣衛不僅是為了協助楊漣處理山東帝國銀行一案,也是為了從多種途徑更準確地了解新政的執行情況。
“山東帝國銀行案牽扯到山東的三位藩王可有確鑿證據?”朱由校問道。
“回陛下,證據全都斷了,袁撫臺和楊總憲兩人在山東將此案的關鍵人員全部都殺了,而其余涉事人員都已經流放。”田爾耕回答道。
“下手很快啊!朕給了楊漣特事特辦的權力,沒想到他居然用在了這個上面。”朱由校感嘆地說道。
“陛下,要不要錦衣衛重新徹查此案?”田爾耕輕聲問道。田爾耕自信就算袁可立和楊漣將此事做得天衣無縫,他也有辦法重新獲得證據,在這個方面,他是最擅長的。
“不用了。”朱由校揮手說道。朱由校從密奏上就能看出來袁可立和楊漣為什么這么做?
“事畢,只有楊漣去拜見了三位藩王,而袁可立始終都沒有去拜見三位藩王嗎?”朱由校問道。
“是的,楊總憲每個藩王都只去拜見了一次,而且都是辰時去的,每次不到半個時辰就走了。”田爾耕回答道。
“看來是為了避嫌啊!”朱由校想了想說道,說完又接著問道,“三位藩王可有何異動?”
“見完了楊總憲之后,三位藩王一直閉門不出,也不見客。”田爾耕回答道。
“你先下去吧,還有記得盯緊山東的藩王。”朱由校強調道。
“諾。”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