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大明1624》
第(3/3)頁
“準,但在糧食儲備上,還是應以稻谷小麥為主,尤其是豐收的季節,更是要大量從百姓手里收購,避免出現谷賤傷農的情況。”朱由校說道。
“諾。”郭允厚躬身回答道。
“吾師,對遼東用兵你有何建議?”朱由校問道。
“臣以為可從三路出兵夾擊盛京的建虜,第一路從開平衛出兵,走草原進攻,這一路只需兩萬兵馬即可,此路兵馬除了接應中路大軍之外,還可以防止建虜一旦兵敗竄入草原;第二路從錦寧防線出兵,負責攻取盛京,乃是主力,此路需十萬兵馬;第三路便是從旅順口出兵,負責攻擊建虜后方,以策應中路大軍,此路也需要兩萬大軍。兵分三路最少可報此戰不敗。”孫承宗說道。
“如果建虜兵敗向北逃竄,我軍該如何應對?”熊廷弼問道。
“圍師必闕,能讓獵物看到生機,往往意味著死亡。越往北走,天氣越發寒冷,看是生路,實際上也是一條死路,建虜能否熬過冬天都還很難說?”朱由校微笑著說道。
“臣就怕是放虎歸山。”韓爌擔心道。
“一定不會的,建虜失去盛京必會元氣大傷,已成強弩之末,對大局已無礙。”孫承宗說道。
“善用兵者,不慮勝先慮敗。如果此戰失敗,帝國是否能保住遼東?”李起元問道。
“錦寧防線固若金湯,而開平衛和皮島都各有優勢。此戰如果失敗,我可保遼東無事,只是可能在數年之內帝國將無法再對后金用兵。”孫承宗解釋道。
“為了確保遼東無事,朕會調五萬御林軍和遼東大軍一起北伐建虜。”朱由校說道。
朱由校說完,又問道:“眾位對吾師的用兵方略可還有不同的意見?”
孫承宗在遼東主事多年,是在場人中最熟悉的,他的意見其他人都不知道怎么反駁,而心中有疑問的,孫承宗等人也都給予了答案。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