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大明1624》
第(1/3)頁
“第一,明年在帝國進行一次黃冊大造,此次黃冊大造只詳細登載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等情況,至于其他的情況一概不再登記;第二,非戶籍所在地的百姓,一律根據戶籍情況發放暫住證,暫住證每年需辦理一次;第三,凡非戶籍所在地的百姓,在當地購有房產者一律允許加入當地的戶籍,而原戶籍一律注銷;”
“第四,戶籍所在地的百姓成丁之后,一律可以去官府領取身份憑證,以后如果需要離開戶籍所在地的人員,官府只需要查驗其身份憑證即可,而以往的制度全部廢除;第五,男女以后都只分成丁,不成丁,女子的大口,小口的稱呼一律廢除;第六,因戰亂或者災荒使得戶籍遺失者,只需有當地里長甲長提供擔保,或者三名以上擁有當地戶籍者提供擔保,情況屬實者,便可補辦。”朱由校說道。
“陛下,新的黃冊制度實行之后,是否要廢除民籍、軍籍、匠籍的劃分?”畢自嚴問道。
“正是,朕要徹底廢除賤籍制度,廢除以前不合理黃冊的制度。”朱由校點頭道。
“陛下,新的戶籍制度將會造成帝國人員大范圍的流動,實在不利于帝國的穩定。”黃士俊說道。
“所以在第二點朕加入了暫住證制度,這個制度還需要內閣進一步的完善。這次一定要將帝國的人口數字統計精確,現在帝國已經取消人頭稅了,朕要知道帝國到底有多少人口。”朱由校說道。
“臣以為第三點可以暫緩執行,可以先統一發放暫住證,待黃冊大造完成之后,再統一執行第三點,這樣可以減輕黃冊大造的負擔,縮短黃冊大造的時間,以便獲得更為精確的數字。”胡應臺建議道。
“眾位愛卿以為如何?”朱由校問道。
“臣附議,如果帝國需要得到精準的人口數字,這次黃冊大造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臣認為此次戶籍改革前期的主要精力一定要放在人口統計上,其余的事情應該放在黃冊大造完成之后。”黃士俊也贊成道。
“臣附議,許多百姓為了逃稅,使得朝廷統計的帝國人口數量與實際的數量相差很大,帝國現在已經取消了人頭稅,的確應該統計出一個比較精準的數字,這才是這次黃冊大造的重點。”溫體仁也贊成道。
“既然眾位愛卿都沒有異議,那就按胡閣老的意見來辦。”朱由校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