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大明1624》
第(2/3)頁
“原來如此?!敝煊尚|c頭道。
“皇上,現在已經是午時三刻,是否傳膳?”顧媚問道。
“傳膳?!敝煊尚Uf道。
……
酒過三巡,這次的宴會進入了第三個環節。
第一個進言的居然是侯方域,這是朱由校最討厭的幾個人之一。朱由校忍不住看了一眼侯恂,此時的侯恂眼觀鼻,鼻觀心,仿佛一切都與他無關。朱由校又看向顧媚,顧媚輕聲說道:“安排進言之人的事情都是朝廷大臣們安排的,妾也不知?!?
“平身,你有什么要跟朕說的?”在這樣的場合,朱由校也不能無故發火。
“臣有一事,江南一地盛產絲綢,但自從陛下提高稅收,絲綢的銷量日減,尤其是從今年開始,絲綢的銷量比往年下降得更多,民間許多跟絲綢有關的作坊現在已經是無以為繼,瀕臨倒閉。一家作坊倒閉,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將會無以為生,如果有數十家,甚至數百家倒閉的副,將會有數以千計的人失去生計,這些人將會成為流民,他們將會影響到帝國的安穩,甚至會影響到帝國的江山社稷?!焙罘接蛘f道。
“這里可有絲綢商人?”朱由校問道。
“有,南京城最大三名絲綢商人都在此。”王禮乾回答道。
“傳。”朱由校說道。
南京城的三名大絲綢商人,其中一人便是海運公司的股東,名字叫胡青,他是最早跟張國紀合伙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正是通過和張國紀合作,他一躍成為南京城排的上的富豪。在歷史上,明朝最賺錢行當,第一當推鹽和典當行業,第二當推茶和木,第三才是布匹和絲綢,最后才是糧食和其他商品。胡青一個絲綢商人能有今天的成就,可見他和張國紀合作給他帶來多少利潤。
其他的兩名分別是劉大龍和向小青,這兩人的生意規模遠不如胡青,生意也主要是是帝國之內。
“剛才侯方域說自從提高稅收之后,絲綢的銷量便與日俱減,可有此事?”朱由校問道。
“陛下,侯公子……”胡青和朱由校熟悉,一上來就搶著要說話。
“胡青,你最后說,其余兩人先說,朕要聽實話,你先說?!敝煊尚4驍嗔撕嗟脑捴钢鴦⒋簖堈f道。
“回陛下的話,并無此事,草民今年的絲綢銷量比去年還增長了一成左右?!眲⒋簖堈f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