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遷都-《秣馬南宋》
第(3/3)頁
李超說道,“臣認為皇和王三考慮得對,此事是該考慮了。”
沒想到李超居然如此直接的表示支持,這讓石斌非常意外。畢竟遷都是大事,普通人的都不會這么快表態。而李超絕對是聰明人,他敢如此表態必定有所依仗。
這也就引起了石斌的興趣,于是笑問道:“李超,你如此快的表示支持令我這個大哥非常意外。可否說說其中原因?”
“是。相信大哥一定知道‘七國之亂’。西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御史大夫晁錯疏《削藩策》,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采納結果導致‘七王之亂’。當時景帝在八百里秦川據關而守,調集全國兵力剿滅七王。若是大哥一直縮在這小小的臨安城,北面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恐怕會再次出現‘七王之亂’。到時候只怕大哥想平息亂局就要花費比景帝更多的精力,即使最后平息,也會極大削弱我國力。”
“大哥,李超說得極是。當年‘安史之亂’也是如此。若非大唐建都西安反應及時,恐怕大唐再無以后的一百多年了。”
“皇,微臣也想說一句。”
“許風,你說。相信你也有好的看法。”
“皇謬贊,好的看法談不,肯定遠不如二位皇后、王大人和李大人的。不過微臣想提醒一句,如今北面雖然平靜,不少部落已經歸順,但是他們仍舊是最大的威脅。我大湘的威脅還是來自北方而非南方。若是繼續定都于臨安,會讓世人認為皇只圖安樂不敢直面危險,不會帶著他們抵抗威脅。這樣一來,恐怕會喪失民心。若是來個‘天子守國門’肯定會讓天下臣民更加歸心。”
這樣一說,賈玲、賽西施、王三、李超和許風五人全都支持遷都,讓石斌感覺挺舒服。接下來還有一個具體問題:遷到哪里合適?
“各位,既然都希望遷都,那遷到哪里合適?西安、洛陽、汴梁還是幽州?”石斌問道。
“大哥,小弟以為遷往西安最好。”王三非常肯定的說道。
“為何?”
“西安是絕對的龍興之地,西漢、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都曾在此建都。其中更有兩漢、隋、唐、新這幾個大一統王朝。”
龍興之地?石斌不信,他是無神論者,但是必須承認強盛王朝都在此地建都。其戰略位置確實非常重要。只不過石斌仍舊不想在那里建都。
“大哥,若是你不想建都西安,在汴梁和洛陽也不錯。”李超看出石斌所想后說道,“西安如今敗落,而且受到北方的威脅不小確實不太適合建都。而汴梁與洛陽身處華北要地,既能顧及全國又不受太多威脅,所以這兩地都不錯。至于幽州,此時還太落后,小弟不贊同在那里建都。”
李超這話句句在理,比王三說的更加實在,所以石斌很喜歡也很贊同。
“那你們認為是汴梁好還是洛陽好?這兩城現在都差不多。”石斌笑道。
“我看還是洛陽好。”賽西施低聲念叨,“宋朝從頭到尾就沒抬起頭過,太沒用。將都城建在汴梁,會讓人以為我們是第二個大宋。”
眾人都覺得賽西施的話非常在理。所以眾人又排除了汴梁,定下了能與西安并肩的洛陽做都城。不過為了有效的治理大湘全境,石斌最終決定以洛陽為都城,臨安為陪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