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 彈劾溫體仁-《獨斷大明》
第(1/3)頁
大明的‘新政’走入了深水區,改革面臨的反彈,抗力越來越大,四處都在點火。
各種火苗有大有小,朱栩已經放手,這些壓力都在內閣六部身上,這些大人們不是天啟之前,只能在朝堂上夸夸其談,你爭我搶,現在相當務實,解決問題是第一位,動輒出京巡查已經是慣例。
兩日后,乾清宮。
已經滿頭白發,神色疲憊的孫承宗坐在朱栩對面,在給朱栩下指導棋。
孫承宗看著朱栩捏著棋子盯著棋盤,道:“皇上,著棋的布局雖然重要,但眼前更要緊,如果眼前的計算失誤,就算布局再精妙,只會輸的更快……皇上,您看的太遠了。”
朱栩手里的黑棋在手指間翻來覆去,最后還是扔了回去,嘆了口氣道:“哎,都說琴棋書畫,朕是樣樣不行,不知道后世的史書會不會寫朕是個武莽皇帝……”
中間坐著的畢自嚴淡淡一笑,道:“皇上,古往今來的帝王沒有十全十美,能做好一件事就當得一個‘明’字,皇上做了這么多,史書再苛刻,也不會揪著雞毛蒜皮不放。”
朱栩收拾著棋盤,失笑一聲,道:“朕看的書沒你們多,但也不少,不用安慰朕了,說說事情吧。”
畢自嚴與朱栩相處很多年了,知道他的脾氣,端過一杯茶遞過去,道:“皇上,今年的總結差不多有個結果了,陜川等六省‘新政’相對來說比較順利,雖然有些波折,不過還是有不錯的進展。最為麻煩的,是江南各地,不管是百姓還是士紳都在極力抵觸,手段百出,地方官員也分外懈怠,甚至還帶頭抵制,對于底層官員的替換,還是需要時間,耐心。”
“移民的事情,遼東已經消化的差不多,明年他們就能靠自身接收災民,不需要朝廷輸血,北安南那邊剛剛進入消化期,朝廷輸血會逐步減少。這些年從陜川等地移民近一千萬,是時候從其他地方移了,臣等已經在做計劃,年前呈報皇上御覽。”
“明年的稅賦,稅糧應該在八百萬石左右,商稅等預計在兩千萬兩上下,工部的工程計劃已經進入尾聲,明年的國庫應該是相當充裕,不會那么緊張了……”
朱栩喝了口茶,神情微笑,道:“也就是說,明年的日子,咱們都能好過一些?”
畢自嚴面露猶豫,繼而道:“皇上,‘新政’現在猶如行在泥沼中,步步艱辛,又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還不能放松,必須加大力度,使得‘新政’能早日完成,實現我大明中興!”
朱栩對大明的情勢比所有人看的都分明,收拾完棋子,沉吟一陣,道:“皇家政院的生員現在可堪一用了,對地方上的那些知縣,可以輪番替換,但士紳關系網是數百年積累下來,一時半會兒消除不了,這件事要有耐心。”
畢自嚴確實很心急,這種心急不止對于政務,還有他的年紀,他對未來有不安。
他沒有泄露內心,不動聲色的道:“是,臣明白,內閣有完整的計劃,會按部就班,盡可能將事情掌控在手里,不出大亂子。”
明朝的亂子以前是在陜川之地,現在已經慢慢轉移,到了江南,也從暴力手段轉化會各種明爭暗斗,看似波瀾不驚,實則風起云涌,將‘新政’堵近乎停滯,并且帶出來不知道多少麻煩事,讓朝野頭疼不已,左右為難。
朱栩對內閣是有絕對掌控的,聽著便贊同了一句,轉頭看向孫承宗。
孫承宗執掌大元帥府,負責大明軍隊管理,見朱栩看過來,便道:“皇上,軍隊的改制已經基本完成,沒有大礙,總兵力大約是四十萬,已經無可裁減。現在詳細的細節已經逐步在架構,帥府內的各項職能在穩步推進……”
“地方上的三大營鎮守三方,經過多輪核查,已經達到要求。京城由皇上直接統轄的兩大營,密云的已經結束輪換,重新駐扎。天津的冬訓已經結束,戰力不俗……”
“帥府的大戰略就是確保國內穩定,對四周的潛在敵人進行威懾,目前來說,短時間內不會敵人入侵,會有一段比較和平的時期,有利于朝廷改革的步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