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即便單發,蘇祁安也有自信,將阿部曲給干掉。 “阿部曲,看看是你的刀快,還是本王的槍快?信否,本王這一槍,足夠要你的命。” 蘇祁安的這話,自然讓阿部曲滿臉不信,在他看來,蘇祁安能夠改進新式火銃,就已經算幸運了,這時候又拿出一個不知名的鬼玩意,多半是吹噓,好讓他心生忌憚,故意欺騙他。 他根本不信,蘇祁安會有這本事,他面目猙獰,冷冷的盯著蘇祁安,而后大喊道。 “蘇祁安,你這話騙鬼去吧,想要殺本王,下輩子吧?!? 說罷,他直接就要對庫克術動刀,就在這時,砰的一聲! 蘇祁安毫不猶豫,直接開槍。 一顆鐵珠噴射,直接射中阿部曲的胳膊,一下子他的手臂鮮血如注,因為疼痛,手中的匕首也是應聲落地。 阿部曲臉色扭曲,他從未想過這玩意威力這么大,竟然真的傷了他。 就在匕首落地之際,身后的童戰、蘇勇等人紛紛沖了上去,一腳將阿部曲給踢翻,而后直接殺到后方的榮人小隊。 論戰斗力,這些家伙,根本不是童戰、蘇勇等人的對手,不過幾個回合,便干凈的解決。 而隨著沉悶的槍擊聲音響起,身后的大軍,也是快速逼近。 他們都知道,出事了。 隨著軍隊的逼近,庫克術皆是起身,看著身后密密麻麻的軍隊兵士,眼看著一場大戰就要爆發,但在二人的出聲下,很快被制止。 看著各自的陛下和王爺,并無大礙,大軍兵士緊繃的心,方才冷靜下來。 而后,在松滋青榮的一聲令下,將受傷的阿部曲給拿下。 此時的阿部曲已經沒有剛才的半點囂張,當他的人悉數被干掉,自己又賭輸了蘇祁安,他知道自己的謀劃,徹底破產了。 他不住的對著庫克術磕頭求饒,說他自己是被豬油蒙了心,一時糊涂,還望庫克術能給他一個機會。 但庫克術可不會聽他的解釋,一聲冷哼,將阿部曲給帶了下去。 眼下可不是懲治阿部曲的時候,他把榮人的臉都丟盡了,等這事完后,他有的是時間與阿部曲算賬。 隨著阿部曲被帶走,庫克術上前,對著蘇祁安鄭重抱拳,他知道,如果沒有蘇祁安的出手,恐怕剛才他已經成了刀下之鬼了。 哪怕蘇祁安是他最大的敵人,但就事論事,蘇祁安能夠出手,已經超出他的預料,更別說主動救了他,就這份恩情,足夠讓他抱拳行禮。 庫克術的行禮,蘇祁安同樣以禮還之,并沒有受到剛才阿部曲的影響,反而笑呵呵道。 “榮皇陛下,既然事情處理完了,接下來也該輪到我們了?!? 庫克術目光看向涼亭上的卷軸,笑呵呵點頭,而后在眾人的注視下,蓋上了雙方的大印。 城下盟約,從這刻起,正式生效。 隨著城下盟約的簽訂,庫克術目光看向蘇祁安,不等他開口,蘇祁安笑著道。 “榮皇陛下,剛才你提出的問題,經過這事,本王已經回答你了?!? 庫克術一怔,而后不等他回過神,蘇祁安便帶領蘇勇、童戰等人轉身離去。 就在蘇祁安離去不久,庫克術也是清醒過來,他看著蘇祁安的背影,若有所思。 蘇祁安是蘇祁安,他是他,無論皇位多么重要,但在某些人眼里,皇位還真的沒那么重要。 就憑這一點,足夠讓庫克術重新的認識他這位老對手了... 城下盟約的簽訂,一舉結束了兩國之間的戰事,哪怕兩國之間,依舊充斥著些許的敵對,但因為盟約的存在,雙方邊境始終無法徹底的打起來。 戰爭的結束,兩國軍隊也是陸續撤離,兩國的百姓,基本上迎來了和平的曙光。 而在兩國軍隊撤回各自的地盤后的三個月,榮國那邊,傳來了兩個消息。 一個是關于左賢王阿部曲的,他的篡權奪位下場自然很慘,直接被庫克術給凌遲處死,而且更取消了一直存在的左賢王府,被庫克術給并入王城。 另外一則消息,則是來自大將軍亞木忠,在醫治了三個月后,聽聞兩國簽訂了和平的盟約,本來就不穩定的身體,立馬惡化,一口鮮血噴出,不久病逝。 對于前者,阿部曲的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不會有任何惋惜,至于后者,亞木忠的病逝,多少讓蘇祁安有些感嘆。 畢竟,好不容易遇到的一個不錯的對手,就這樣沒了,還是有幾分憐憫的。 隨著阿部曲和亞木忠的死亡,現在的榮國,除了被皇權加持的庫克術,權利最大的,便是右相松滋青榮。 在這二人一前一后的死亡,松滋青榮做了一個最正確的決定,主動請求裁撤右相城,將權利全部上交,歸庫克術統一掌控。 正是因為這則正確的決定,方才讓松滋青榮的地位,在榮國如日中天,更加得到庫克術的信任倚重。 榮國發生這般大事期間,新涼這邊,也是如此,在撤軍后的三個月,新涼皇帝蘇閑,正式在京都,進行一場新涼的復國儀式,焚香祭天。 用時五年,將四分五裂的大涼,重新一統,改國號新涼,年號光興。 光興元年,新涼和榮國締結城下之盟,新涼復國。 光興二年,新涼與榮國爆發小規模的戰事,但最終都被各自高層生生制止。 光興三年,兩國邊境開展貿易,經濟迅速發展。 光興五年,攝政王蘇祁安得三子,分別為子仁、子孝、子良。 光興六年,攝政王義女,蘇芊芊成為新涼第一位女將軍,帶兵換防扶桑駐軍,同年,越州在小越王的帶領下,正式歸于新涼?!? 光興八年,新涼經濟飛起,武力充沛,發展迅猛,新邊境貿易與榮國產生矛盾,雙方爆發幾場小規模的戰事,最終榮兵不敵,在庫克術的勒令下,下令撤兵,此事傳播,引得扶桑恭賀來訪稱臣。 同年十月,為修復兩國關系,榮皇派右相松滋青榮出訪新涼,兩國關系修復,邊境貿易在開,自此兩國國力陷入長久的僵持階段。” 光興十年,攝政王蘇祁安,前來辭行,交還手中大權,帶著一眾家眷返鄉歸行。 新涼京都,皇城。 已經成年的蘇閑,坐在龍椅上,看著手中的信,上面的內容,自然是關于蘇祁安辭行回鄉之事。 看完手中的信,蘇閑感慨良久,這不是蘇祁安第一次向他辭官歸鄉,之前已有好幾次,蘇閑自然是果斷的拒絕。 從他年幼時一直拒絕到現在,整整十年,沒想到還是無法阻止他的王兄辭行。 蘇祁安此舉,蘇閑自然明白,都是為了給他鋪路,為了不讓他遭受一些非議,能夠更加果斷的形勢手中的權利。 在新涼的十年間,蘇祁安留下的三司一院六部,完全按照他的計劃,有步驟的執行,蘇閑能夠穩坐新涼皇帝,一切都離不開他的王兄的幫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