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工程-《回到南明當王爺》
第(1/3)頁
祁逢吉給朱琳澤在城內找了個宅院,但朱琳澤并沒有住進宅院,而是選擇繼續住在蜈蚣船上。
蜈蚣船就在江邊下錨,距離疫民的窩棚很近,在船上就可以觀察到疫民們的一舉一動。
沈廷揚通過史可法的關系調來了三個千戶所的南京衛軍,雖然不是滿員,但控制住這些疫民還是綽綽有余的。
除開沈廷揚托史可法調來的三個千戶所,一千七百多名衛軍,朱琳澤自己還有兩百多名的府衛,以及兩個水師百戶的大一百多號人。
兩方人馬加起來,防備這些疫民的兵馬已經超過了兩千人。短時間內,朱琳澤不用擔心這些疫民會再次暴動。
回到船艙內,朱琳澤摸索著削了幾根鵝毛筆,在浪費掉五六根鵝毛,積累了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后,朱琳澤終于削出了一根比較像樣,勉強能用的鵝毛筆。
只是對鵝毛筆出墨的量,他足足花了一個多時辰才把握住,能夠勉強駕馭住手中的這根山寨鵝毛筆。
朱琳澤連夜就著油燈,回想著白天看的那塊地的特征,在紙上劃出疫民安置區的規劃圖。
鵝毛筆雖然比不上后世的鋼筆水筆用的舒適,至少比用毛筆順手,畫起圖紙來雖然說不上得心用手,但也還算舒暢。
他也考慮過是不是花時間練練書法,但想到書法是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才能有所小成,便放棄了練習書法的想法。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將寶貴的時間花在練習書法上并不值當。
畫好規劃圖,吹了吹圖紙上未干的墨水,困意涌上心頭,朱琳澤忍不住伸懶腰打哈哈,倒頭便進入夢鄉。
翌日,從南京城鐘樓傳來的鐘聲將朱琳澤從夢鄉中拽了出來。
晨鐘暮鼓,敲鐘是南京城開城門的訊號。
天才剛蒙蒙亮,站在甲板上洗漱的朱琳澤就望見江岸上挑著擔子推著車的人影。
東門橋是南京城糧食和木材的集散地,江岸上的挑夫和車夫,八成是要將糧食運到東門橋附近的東門市售賣。
陸地上人來人往,江上的人也沒閑著,只是木材這種大宗貨物,選擇船運的只是少數。更多的則是在上游結成木筏,由專門的筏夫在木筏上操縱木筏運輸到下游。
“世子,你要的工匠祁大人已經派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