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多虧了王爺,若是祁府尹辭官而去,奴婢也不知道該怎么向萬歲爺交差。” 走到應天府尹衙門大堂,韓贊周臉色和悅地對朱琳澤道。 “祁府尹最終怎么決定,還是要看祁府尹自己。”朱琳澤嘆道,對于祁逢吉的遭遇他也深表同情。 韓贊周是來傳圣旨的,既然圣旨已經傳到,他便辭告辭打道回府。 祁逢吉洗了一把臉,精神狀態也好了許多。 “祁某在官場上廝混了這么多年,不想最后能和祁某推心置腹說心里話的卻是王爺。”祁逢吉坐定,感慨道,“王爺此番來尋下官,是要物還是要人來了?” “都要,所需物資都在這張單子上。”朱琳澤將早已寫好的物品清單放在幾案上。 祁逢吉瞥了一眼清單上的東西,主要都是些犁、鋤頭、柴刀、鐵鏟、鐵料等工具原材料以及五百頭耕牛。只是所需的數量有點多,除了犁之外,其余的工具都要五千把。 這些工具并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只是林林總總這么多工具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當然,這些東西祁逢吉費點力氣不難籌齊,只是這五百頭耕牛讓祁逢吉感到很為難。 “耕牛下官不能答應王爺,其余的農具、墾荒工具下官這就讓人去為王爺籌措。”祁逢吉說道,“近年絲綿之利甚厚,小民逐利,不知農耕乃是國家之根本,不少稻農改稻為桑、為棉。應天府的稻米產量大減,往年主要考從上游的湖廣調撥糧米。 如今武昌陷入張賊之手,南京城的米價也跟著水漲船高,漲到了四兩一錢一石,以目前的局勢,估計還能再漲。如此下去,南京必將大亂。” “哦,漲了啊。” 聽到南京的稻米漲價,朱琳澤很慶幸他未雨綢繆,提前囤積了一批糧食,前后林林總總以一兩八錢一石的價格囤積了九千石的谷子。 現在甩手賣掉也能賺個小幾萬兩銀子,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不過朱琳澤沒有打算立即出手這批囤積起來的稻谷,一是因為南京城的米價還有繼續上漲的趨勢。二是要看朝廷能給他調撥多少開臺的糧食。 如果朝廷拿不出足夠的糧食給他,朱琳澤也只能將這批糧食留著自己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