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坐觀-《回到南明當王爺》
第(1/3)頁
大順政權高層圍繞著出不出兵助明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雙方各執一詞,主張不出兵的認為大順已經派出重兵西進四川和陜西,也算是出兵幫助了明軍。對明軍已經是仁至義盡了,沒有必要再涉險派兵東進。
主張出兵的則認為清軍已入湖廣,要是不出名助明,接下來清軍很可能揮師入荊襄。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現在主動出擊。
堵胤錫親自來訪,李自成雖有糾結,但權衡再三還是決定出兵助明。
當然,李自成還是在所出之兵上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留守的五營之兵一個也不調撥,而是派遣順軍的二線部隊出兵東進。
至于統兵的將領,李自成原本也不打算派遣核心部將,只想派遣幾個大順軍的邊緣將領應付了事。
無奈李過、高一功和劉芳亮主動請纓,三人的態度非常積極。
李自成心里雖然不悅,但最終還是同意了他們統兵的請求。
只是李自成這一次出兵并不是白白地出兵,李自成向堵胤錫索要了一百門門大炮、一萬桿火銃作為這次出征的費用,并要求堵胤錫立下文書。
李自成原本是打算開口索要錢糧的,但轉念一想,明朝精良的貨期可比錢糧更為難得,于是索性就趁著這個機會狠狠敲明朝一筆。
堵胤錫哭笑不得,他向李自成表示,明朝現在文官不治軍。更無權插手軍械的售賣。
只是李自成可不管這些,非要堵胤錫立下文書方肯出兵。
堵胤錫無奈,只得立下文書應付了事,打算回去之后就將此事稟明閩王,相比閩王也能理解。
清軍在進入湖廣之后,作戰明顯比此前順利了許多,留守的明朝民兵終究不是清軍精銳的對手。
李過、高一功和劉芳亮心知湖廣戰事緊急,也不敢怠慢,迅速出兵,并將自己的親衛部隊悉數帶上。
清軍在洗劫了兩三個縣城之后,便得知了順軍出兵助明的消息。
多鐸和阿濟格對順軍的出兵頗感意外。
根據多鐸和阿濟格的判斷,順軍不大可能會出兵助明,按兵不動,坐山觀虎斗才是李自成最好的選擇。換做他們是李自成,他們也會這么做。
可是這一次李自成不僅出兵,一出還直接出兵四萬,且先鋒部隊多為精銳。
這等規模的武裝力量多鐸和阿濟格也不敢小覷,不得不對這支來援的順軍重視起來。
只是到目前為止,這支順軍援兵的主帥是何許人,他們現在都沒搞清楚。
多爾袞和阿濟格決定讓尚可喜帶綠營去試探一下這支順軍的實力。
尚可喜怕明朝新軍,在對陣明朝新軍的時候尚可喜唯唯諾諾,但面對順軍,尚可喜可是一點也不慌張。
尚可喜二話沒說接過任務,還向多鐸索要了兩營山東綠營的精銳。
多鐸答應了尚可喜的請求,但是又沒完全答應,最終還是給了尚可喜一營山東綠營的精銳。
順軍的哨騎很快偵察到了清軍的行蹤,李過等人在得知此事后準備先打清軍一個伏擊,以挫清軍之銳氣。
當然,李過等人此刻的內心也是忐忑不安的,畢竟他們這次帶來的兵除了三千兵馬是三人的親兵之外,其余的兵馬都是順軍重二三流的兵,而非精銳的五營兵。
這些二三流的順軍平日里不過是負責在各地駐防維持治安的,充其量也就剿剿土匪,抓抓小毛賊,都沒打過硬仗。
好在堵胤錫及時地讓馮雙禮緊急調了兩千桿新式燧發火銃和一些彈藥給順軍。
這兩千桿新式碎發火銃給了李過等人不少信心,火銃一到便裝備給了精銳部隊。
尚可喜麾下雖然也有不少綠營,但還是讓那一營山東綠營去和順軍接觸接觸,探探順軍的底細。
山東綠營的官兵對此是敢怒不敢言,他們在山東,有二三流的山東綠營給他們當炮灰,而到了這里,他們則成了炮灰。
首戰的成敗將極大地影響到軍隊的士氣,因此首戰,李過等人還是決定出動自家的精銳親兵。
劉芳亮和高一功對此不置可否,沒有什么異議。
他們在清軍的必經之路上挑選了一個兩山夾一谷的地形,準備在半道上伏擊這支打頭陣的清軍綠營。
山東綠營的營正魏彰自從到了河南之后可以說是憋了一肚子鳥氣。
八旗兵拿他當炮灰他也就認了,現在就連同是綠營的尚尚可喜都拿他當炮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