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四、幾只書蟲-《大宋風華》
第(3/3)頁
因此他大叫道:“殿下,不可出兵,不可出兵啊!”
他此次來,就是阻止這一次遠征的!
他們知道此次遠征,耗費巨大,動用的人力財力無數,在他們看來,這絕粹就是周銓老糊涂了,好大喜功,才有這種不智之舉。
報紙上再三強調了此戰的意義,一是打垮宿敵金國,使其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中都無法對華夏構成實質威脅,二是開拓商路,為華夏商人打開歐羅巴的市場而努力,三是鞏固殖民地,這次遠征必然能夠帶動沿線殖民地發展,強化華夏對這些殖民地的控制,四是教化萬邦,讓天下蠻夷都心慕華夏。
但在胡宏等人看來,這些都是狡辯,他叫出第一聲后,緊接著又大叫道:“窮兵黷武,好戰必亡,殿下理當勸諫陛下,而不應該……唔唔……”
他被衛兵堵住了嘴,他身邊另一個儒生振臂大呼:“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我華夏疆域夠大了,何必……”
這個家伙的嘴也被堵住了。
周宇原本是不準備理睬這些舊儒生的,這幫遺老遺少,在天下大勢席卷中都被淘汰了,他們的數量有限,影響也不復當年,根本掀不起什么風浪來。可是對方當眾這樣叫嚷,對華夏軍的士氣卻是不利,因此周宇停下腳步,然后轉向胡宏。
他一步步向胡宏走來,士兵放開手,胡宏眼中再度浮起希望。
“二十余年前,胡先生曾教過我讀經,四書五經……彼時我便覺得,胡先生真有學問,不過過了二十余年來看,胡先生不過如此啊。”周宇笑了一下:“不知這二十年,胡先生為國家納了多少稅?”
胡宏眼睛頓時一直,華夏自周銓立國之初,便免除田稅與人頭稅,自廢井田開阡陌以來,農夫們第一次不需要交皇糧國稅。哪怕是經濟危機那幾年,國家財政緊張,有人提議重收田稅,被周銓斷然否決。胡宏只靠著家里幾百畝田過活,哪里交過稅?
“不知胡先生解決了多少人的生計,或者說,除了胡先生自己一家外,還有幾人要靠胡先生吃飯?”周宇又問道。
胡宏仍然無言以對,他家里原本還有些佃戶,現在全部跑了,哪里還有人靠他吃飯?
“不知胡先生有何發明,有益于民生?不知道胡先生是否為華夏造過一塊磚、鑄過一枚釘、種過一棵樹?”周宇又連接著說道:“看來胡先生一直忙著讀圣賢書,這些事情,一件都沒做了?”
“這……這……”
“胡先生還是先把這些最基本的事情搞明白來,然后再來指點我、指點我父皇吧。”周宇拋下這最后一句話,然后笑著向衛兵擺手:“放了他們吧,幾只書蟲罷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