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七、污點-《大宋風華》
第(3/3)頁
原本他們以為,這些被教士宣揚說來自地獄的士兵,一定是兇殘無比的,甚至可能生吃人肉活飲人血。但他們放棄抵抗之后,雖然被打被罵,卻沒有一個被殺的,相反,在戰事平靜后,還有身穿著類似于教士袍的人過來為他們包扎傷口。
“這是要拿我們換取贖金嗎,只不過……我們的皇帝陛下,恐怕不會為了我們這些窮鬼而花一枚銅錢吧!”魯登道夫心想。
“多少俘虜?”他正在瞎琢磨的時候,岳云在問統計戰果的人。
“一共是三百七十二名,都是壯勞力。”
這是他們這個團的俘虜數量,整個登陸戰肯定不只俘虜了這么點人,但是他們團先登,所以肯定是收獲最大的。
“可惜,大多數都被炸死了。”統計戰果的戰士又說道。
岳云撇了一下嘴,不過沒有說什么。
之所以要統計俘虜數量,是因為所有的俘虜,都將作為農奴被販賣到昆侖洲或者程洲去。萬里迢迢來打這一場仗,總是要有所收獲的,可是歐羅巴此時甚為窮困,又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的特產,雖然還有點好的耕地,可是因為離華夏本土太遠而失去了價值……
反而不如程洲,雖然程洲更遠,可是自從橡膠的作用被發現之后,追逐利益的商人就開始在程洲開辟橡膠園,經營橡膠園的同時,為了利益最大化,他們又種上了其余的作物,因此急需要大量的壯勞力。
象魯登道夫這樣的壯勞力,哪怕少了兩根手指頭,商人都愿意拿出二十枚銀圓來收購。這么算起來,這一戰岳云團可以收獲七千多枚銀圓。這些錢不放在岳云眼中,可是對于普通士兵來說,卻是帝國獎勵之外的一注小財,棄之可惜。
魯登道夫看著俘虜自己的這個華夏軍軍官,心中惴惴不安,聽到他用自己不懂的語言與部下對話,他更是不明就里。
沒多久,他就和其余俘虜一起,被趕到了一處,然后,少數士兵留了下來,他們帶來的英國人耀武揚威充作翻譯,在這些英國人的指揮下,魯登道夫等人自己修建了一座營地。
這讓魯登道夫稍稍心安:對方如果要處死他們,就絕對不會修建這座營地。
營地才修好,魯登道夫就又見到了岳云一次,岳云押送一批新的俘虜來俘虜營,順便返回岳飛身邊述職。只不過魯登道夫認得岳云,岳云卻已經將自己的第一個俘虜給忘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俘營一天天擴大,魯登道夫曾經跟隨一位神甫學了點數學,因此大致能夠算出,戰俘營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五六千人,這么多人聚在一起,只靠少數士兵想守住并不容易。
在戰俘們試圖嘩變之前,他們被幾百幾百地帶上了運輸船,他們的下一站是太白港,再然后,則是根據購買他們的人所需要,他們將被送到程洲或者昆侖洲。他們當中能夠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活到六十歲的只有一半左右,而能夠生還歐羅巴的則不足百分之一。
此事被認為是華夏軍的污點,在后世曾經被人批判過,就在此時,胡宏等舊文人也大肆批評,以為非仁義之舉。周銓根本懶得理會他們的批評,倒是周宇,為此專門發聲:“身為華夏帝國的軍人,只要對華夏人仁義就行了,能以對異族的不義來為華夏人獲得利益,那就是對華夏人的大仁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