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二節 劉德的改變-《我要做皇帝》
第(1/3)頁
劉德最大的優勢,無疑是曾經親自經歷自己的老爹,當今天子劉啟整個統治時期,清楚的知道他在所有情況下所下達的所有詔命和政策。
“以我前世的經歷來看,我的皇父是個個性強硬的男人……”劉德在心里想著他所經歷所有事情:“而且是不撞南山不回頭的那種!”
簡單的來說,就是那種只要決定了政策,那么只要該政策沒有到山窮水盡,不可挽回的地步。
那么,他就不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堅決的推動下去。
眼下晁錯鼓動的削藩策,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特別是如今汾脽的漢鼎,給了他足夠的底氣和人望。
使得他有著足夠的底牌來應對任何變動。
那么,以他的個性和一慣的行為來看……
“他應該會傾向晁錯!”劉德在心中對自己說。
想一想前世,晁錯先罰楚國東海郡,然后馬上就削掉了吳國的豫章、會稽兩郡。
吳楚兩國加起來才六個郡,一下子被削掉一半,特別是吳國,一下子就被削掉三分之二的國土。
從結果逆推,劉德很輕易的就抓到了自己老爹目前的心理。
于是,劉德叩首道:“以兒臣之見,淮南王劉安大逆不道,正如廷尉監趙禹所言,事驗明白,當伏其法!”
天子劉啟心里的笑容瞬間全數褪去。
“怎么可能!”
“一定是意外!”
“朕二十五歲才能猜到先帝的大致想法,就這樣還是常常為先帝所責備……”
“是蒙的吧?一定是蒙到的!”
“可是,假如是蒙到的……”天子劉啟心中思慮一轉:“他怎么會傾向晁錯……”
劉德跟晁錯關系一直不近,倒是袁盎,與劉德非常親密。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點都不像是蒙到的。
這樣的話,那就太可怕了……
即使是父子,這種被人洞悉了底細,看到了底牌的感覺,讓天子劉啟心里非常不爽。
這就是皇帝的矛盾了。
一方面。對于繼承人,他們常常苛求無比,要求嚴苛。
另一方面,當繼承人表現的太好了。他們又會疑神疑鬼,各種猜疑與顧慮都會出現。
劉德看到自己老爹的神情,馬上在心里大叫一聲不好!
李唐王朝皇室中種種的血雨腥風,馬上就浮上劉德心頭。
劉德腦筋一轉,叩首拜道:“父皇。兒臣以為,淮南王相張釋之有功,當賞,請父皇不吝嘉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