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二節 終結-《我要做皇帝》
第(2/3)頁
是以,實際上。漢室的御史大夫,并不管御史大夫衙門的具體工作。
御史大夫衙門的日常工作和管理,全部是由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完成的。
這是因為,西漢的御史們的工作內容,并不僅僅只有后世唐宋明的御史們那樣吹吹牛逼,彈劾一兩個貪官,風聞奏事那么簡單輕松加愉快。
事實上,在最初,御史們是秦國宮廷的一個小官。
簡單點來說,就是秦始皇把服侍他的一幫親信秘書。提拔起來,用來加強君權。
自秦至漢,御史們能管的事情多了去了。
有時候,他們要管工程。
譬如史記中就能看到多處地方的監察御史干起了工程督造的活的記載。
如漢書《嚴助傳》中就有‘使監祿鑿渠通道’的記載,所謂的這個監祿,指的就是一個名祿的監察御史。
有時候,他們還得管理宮廷秩序,維護皇家禮儀。
譬如最初,叔孫通搗鼓出了一套復雜的廷議禮節,誰表演給劉邦看的?
答案是御史和侍中……
是以。御史在此時是分成兩種的,一種就是過去秦代的御史,干的是秘書的活,專門伺候皇帝。
不過這個業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演變,漸漸的被后起之秀少府的尚書等文官取代。
御史們于是就紛紛改行,做起了監督和彈劾一類的言官工作。
不過,在西漢,言官什么的,可沒有風聞奏事的特權。更沒只要戴上一頂為國為民的大帽子就可以胡說八道的特權。在這個時候,御史彈劾,要有理有據。
特別是當涉及到兩千石以上巨頭時,必須要有來自皇帝的授意或者暗示,他們才會開噴。
譬如前段時間,王恢和陶青就是典型的例子。
沒垮臺前,一個彈劾的御史也沒有。
剛一倒臺,馬上就被人踩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賊子’,不管有的沒的,屎盆子都扣到了這兩個的腦袋上。
在此時而言,御史最大的業務,并非是彈劾。
恰恰相反,御史的主要工作是考察和評價某位官員的施政。
給出評價后,由百官會同皇帝一起審議,以決定這個官員的升遷和前途。
而具體到負責這一工作的御史中丞楊奮。
楊奮的本職工作就是考察天下文書計薄,總管外督監察御史,檢查所有公卿上奏文書。
因此,劉徹從一開始,就是來找楊奮幫忙的。
但是,沒有晁錯的點頭,楊奮不可能幫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