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節 情報-《我要做皇帝》
第(2/3)頁
只有第一個成功者,可以摘得獎賞。
后來者注定只能仰望先行者的榮光。
不抱團,根本沒有希望跑贏其他對手。
于是,各位東西織室的魯班士們,立刻就根據自己的習性與性格,各自與其他魯班士串聯、組織,很快,東西織室就各自組織起了三個不同的紡紗機研究組,開始日夜不停的研究紡紗機,希望可以趕在競爭對手之前,拿出自己的成果,以摘取列侯之賞!
就連墨苑的墨者們,也被這個賞格所深深打動。
數位浸淫機械的墨者,甚至決定放下手里本來的項目,全身心投諸紡紗機的研究之中。
倒不是墨者們忽然開始貪財愛名了。
而是,此事對于墨家特別重要。
墨家若能出現一位列侯,那么,對于整個學派的將來,都將大大有利。
至少,從此墨家就能有一位可以在朔望朝上替自己說話的人,有了一個在朝堂上的代表。
更可以借此向天下人證明自我。
最最重要的一點——紡紗機的研究與制造,完全符合墨家的三表法要求。
本于古今明王之事,下察百姓耳目之實,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對于這種事情,墨家哪怕是賣肝賣腎,也會去做的。
就連民間,也被此事驚動。
列侯之賞,讓無數家庭輾轉反側,許多有志之士,開始尋思自己要不要加入其中。
地方上的魯班士們,則毫不猶豫的投入其中。
萬一成功了呢?
這可是列侯之賞啊!
哪怕失敗了,也不打緊。
自數年前,朝廷頒布《平律》,將工匠地位提升后,隔年,就確立了‘魯班士’的系統。
所謂魯班士,是一個如同博士官體系一樣的名譽頭銜。
當然,沒有像博士官們那樣威風,也沒有什么特權。
但在民間,魯班士,哪怕只是一個兩百石魯班士,那也是地方上的名望之士,連官吏也要尊敬一二的賢者。
他們是地方上的知名木匠、鐵匠和泥瓦匠。
更是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
他們生產和制造地方上需求的大部分器械。
像是水車、犁耙、鐮刀、谷倉、房屋,都是他們的作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