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雙方都有些投鼠忌器,不敢逼迫太甚。 這才讓西匈奴內部能夠平穩(wěn)至今。 然而,當漢室開始準備對河西動手。 西匈奴小政權內部的平靜立刻就打破了。 積累日久的矛盾,馬上就會爆發(fā)。 且渠且雕難的遇刺,只是一個開始! “傳朕的詔命去衛(wèi)尉衙門,告知衛(wèi)尉:動員南北兩軍及細柳營的主力,做好出征準備……”劉徹下達命令:“同時轉告丞相:召見匈奴使者,告訴他,左大將且渠且雕難必須還政單于!不然朕必將出兵!” 這就是要宣戰(zhàn)了! 同時也是要進一步的刺激和激化西匈奴內部的矛盾,最好讓其打起來。 忠于且渠且雕難的軍隊,先跟那些或是想火中取栗的人,或是想要去拉北匈奴下馬的人打起來。 最好,把北匈奴的主力也吸引到河西地區(qū)。 在河西將之殲滅! 當然,劉徹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情報顯示,北匈奴在準備第四次西征的事情。 大量物資和兵馬都在向著他們在大宛和闐池的前進基地集結。 只等開春,北匈奴單于就將率軍西征,其國中事務將由其左賢王狐鹿涉管理。 這讓劉徹有些遺憾,河西的事務,北匈奴主力不來,就沒什么意思了。 河西的部族,在劉徹眼里,大約也就一個折蘭部族能夠入眼。 但是,這折蘭部的精銳在四年前已經(jīng)覆滅在馬邑了,現(xiàn)在的折蘭部族,能戰(zhàn)之兵至多兩個萬騎一萬來人,而且多數(shù)是新兵,武器裝備也很落后。 甚至可能還不如燕薊之戰(zhàn)的匈奴本部。 不過話雖如此,劉徹卻還是不敢輕視對方。 畢竟,河西一戰(zhàn),關乎漢軍究竟能走多遠。 可以在嘴巴上輕視敵人,但在戰(zhàn)略上一定要重視對方。 ………………………………………… 元德八年秋九月甲辰,漢丞相晁錯照會來長安朝覲的西匈奴正使:我國天子聞貴國左大將凌辱單于,顛倒綱常,此忤逆之事,非人臣所為,愿貴國撥亂反正,歸政單于,上合天常,下應人倫。 如若不然,大軍并進,王師出焉! 勿謂言之不預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