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火浣布-《大宋有毒》
第(2/3)頁
洪濤進城之后并沒去劉松的指揮使衙門,而是率先去看看了城西側的煉鐵爐。這個鐵爐很原始,個頭也很小,且無法真正煉鐵水,只能把鐵礦石加熱到海綿體狀態,然后通過不斷敲打去除雜質。
這樣弄出來的有可能是生鐵、有可能是低溫鋼、也有可能是熟鐵。到底會是什么無法控制,完全得看鐵礦石的品質。
“礦石品質不錯,待本官調查完畢,如果數量足夠,會在這里建造更大的煉鐵爐。不要再去砍樹燒炭了,不久之后會有更合適煉鐵的燃料運抵。”
鐵礦石的品質洪濤也見到了,還不錯,有點像磁鐵礦,但更亮一些,具體含有什么成分無法搞清,應該是一種復合鐵礦。
這種礦石影響不影響熔煉純度,光靠看是看不出來的,還得通過實驗才知道。而且劉松也沒去過鐵礦石的產地,更搞不清產量,對這個問題沒有發言權。
“咦……這爐子外面包裹的是何物?”就在要離開煉鐵作坊時,洪濤突然發現這里的煉鐵爐外面包裹這一層臟兮兮的織物。
沒錯,就是織物,上手一摸比普通布稍微硬一些,但絕對是人工織造的。為什么要在煉鐵爐外面包裹布料呢?這讓洪濤有點納悶。難道說此地布匹已經多的沒地方扔了,專門要裹在煉鐵爐外面燒著玩?
“此物叫火浣棉,是本地蕃人織造的,遇火而不燃,末將用來為煉鐵爐保溫。”劉松看來也是個事必躬親的主兒,即便不太懂技術細節,但煉鐵作坊這邊的事兒大部分都門清。
“火浣棉……黃蜂,把短刀給我!”世界上有不怕火燒的布料嗎?具洪濤所知是有的,但那是后世的高科技產品,這時候肯定造不出來。
可劉松總不會睜著眼說瞎話,煉鐵爐外面的包裹著的也確實是布料,看樣子已經用很久了,確實也沒被燒毀,只是有些臟。
“不會吧,宋人已經知道利用石棉啦!劉指揮,這種布料是從哪個部落換來的,可曾知曉?”用短刀切下一小段布料,拿到陽光下用手指這么一捻,洪濤就知道是什么玩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