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來的正是時候-《大宋有毒》
第(2/3)頁
這邊你拉我拽的聲音越來越高,正跟著駙馬走出院門的朱八斤有些聽不下去,尤其是見到蕃人還敢和宋人拉拉扯扯更是氣憤。
“八斤啊,以后可不敢這樣說話,在湟州沒有宋人和蕃人,只有自己人和敵人。凡是聽我號令、愿意為陛下效力的就是自己人,剩下的都是敵人。匠作監里蕃人眾多,你要是抱著這種思想肯定無法把工作干好。這幾天先別去上任呢,好好在城里轉轉、去各監司看看、和熟識的匠人們聊聊,把這里的規矩全搞懂之后再來找本官要官憑。”
朱八斤回來了,還帶來了幾百罐石油,這讓洪濤很高興。但他的認知有些問題,必須予以矯正,否則要惹大麻煩的。
“嘿嘿嘿,既然是大人定下的規矩,八斤不用熟悉,遵命就是。”朱八斤一來就聽到了好消息,自己升官了,不再是駙馬的隨從,變成了從八品的監司,早就把嘴樂歪了,恨不得立刻上任。啥蕃人不蕃人的,他壓根也不在意,混社會的人必須啥人都能接觸,這叫本行。
“沈大人也是,做官太小心了,白送給他的產業都不要,可惜了這些石油。”洪濤就是看中了朱八斤的適應能力,才叫他去統管湟州工業。
這種人學技術不靈,但讓他當個處理日常事務的官僚毫無問題。既能壓的住場又識進退,還有必須的臉皮厚度,會懷柔也會下狠手,活脫就是后世的包工頭。
只是沈括的來信有點掃興,這位大宋官員走不出歷史的局限,不敢把步子邁的太大,或者說是不太看好自己這位駙馬能在邊關有所作為,最終沒有接受在延州合資開辦烏金行的建議,只是同意用渭橋鎮的兵甲換取石油。
不過沈括也說了,駙馬剛上任百廢待興,他幫不上什么忙,除了二十名洪濤需要的下層文職小吏以外,還把運輸石油的差事扛了下來。以后就不用駙馬單獨派人去延州拉,他會定期派駝隊送過來的。
說心里話,洪濤并不反對沈括的這個決定,如果他真和自己走得太近,一旦有人進言,皇帝恐怕就得把他調回去。孤臣這個玩意也不是沒有缺點,注定一輩子沒有幫手。
“沈大人也有難處,夏人三天兩頭扣邊,雖然都是小股人馬,那也鬧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寧。沈大人就算樂意,恐怕也騰不出功夫。”
朱八斤和沈括原本就認識,也不討厭這個規規矩矩的文人。沈括身上并沒有大多數文人的那股子勁兒,還是比較平易近人的,尤其對有本事的人更客氣,或者叫尊重。
“不用急,待到一入冬夏人恐怕就顧不上延州了,至少和羅卓南軍司得忙起來。你送來的這些石油就是本官手里最厲害的武器,嘿嘿嘿……這件事兒暫時還不能說與你聽,先跟著蓮兒去休息休息,那些小吏帶給州衙的劉判官和周家丫頭就沒事了。”
一聽到延州戰事有點緊張,洪濤不由自主的也急迫起來,連和朱八斤細聊延州瑣事的心情都沒了,轉身回到院子里,院門馬上就被里面的兩個兒童團小童死死關緊。
“這些小家伙怎么變得如此不近人情,當年我可沒少給她們買果子干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