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患得患失-《大宋有毒》
第(2/3)頁
假如真讓他成功了,那北宋有可能成為一個軍事強國,也有可能還不如現在。獨裁這個活兒是完完全全的雙刃劍,玩好了能快速提高國力,因為全國上下統一思想沒有第二種聲音,執行效率非常高。
可效率高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兒,萬一走錯了方向,效率越高就越倒霉,想改都改不過來。因為沒有第二種聲音,誰敢反對誰就先被滅了,直到撞上南墻的時候才會幡然醒悟。回頭一看,好嘛,效率真高,這條路錯的太遠了,沒個幾十年真走不回去。
“有時候古人說的好像也不對,比如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要是放在此時此刻就有點問題了。”洪濤內心很矛盾,他既想讓北宋的新政改革順利走下去,又不想讓神宗皇帝大權獨攬。
如果光是這兩樣選擇擺在面前,他還能比較自如的調和一下,可問題是北宋不光有很深的內部矛盾,還有更要命的外部壓力。這時候他就想不出三全其美的辦法了,只能先保一個、穩一個、舍一個。
保誰呢?想來想去,還是外部壓力比較要命,不管內部怎么亂,也得先把北方的威脅解除。這時就不能先安內了,因為內部安定起來很耗費時間,拖上十年八年的,戰爭格局又會發生變化,很是被動。
穩誰呢?自然是自己的大舅哥,沒有他的支持就沒有自己的發揮余地。
這時洪濤有點理解王安石當初的感受了,他也是借著皇帝撐腰才豎起了改革大旗,可是他和皇帝之間必然也有摩擦。這種事兒玩好了就是雙贏,玩不好就是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舍誰呢?舍掉內部團結唄。說白了就是不再搭理新舊兩黨之爭了,甚至還得利用它們之間的關系為自己左右逢源、減少壓力。
這就是政治,一年前洪濤還是個堅定的改革派,可是隨著時間推移、情況變化,不得不暫時放棄自己的主張、違背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些違心的事兒,還得盡量做好。
這也就是政客,假如他們有良心、有理想、有操守,能把這個變化無常、時刻妥協的游戲玩好嗎?古人云干一行吆喝一行,如果政客不舍棄這些道德束縛就是不敬業。
什么是特區、什么是皇權蔣二郎想不太明白,也不想弄明白,只要帥司大人說成那就必須成,不成也得成。
他非常享受這種生活,所有的政策、后勤、人員、作戰計劃都有靠譜的人去琢磨,自己只管訓練作戰人員、提出計劃的可行性,然后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程序執行就能獲得勝利。這才是文人和武人的相處之道,大家都舒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