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人民群眾的智慧(白銀35)-《大宋有毒》
第(2/3)頁
烏金行的作坊建在哪里都成,但必須要能自給自足,還得有完備的防御設施。在石羊河東岸最好,這樣離涼州城不過幾百米距離。
洪濤打算開春大地解凍之后就繼續建造新城,讓涼州城向西擴到河邊,把烏金社也包進去。來吧,我看誰來攻打,射出去的箭矢都是剛從鍛造作坊里下來的,還熱乎著呢,保證新鮮。
另外洪濤還想在石羊河上架一座新橋,因為煤礦就在石羊河西邊不到四十里的金山,要是繞路運輸的話得多跑一倍距離。
不光要建橋,還要修鐵路,不對,不是鐵路,而是木軌。涼州南邊的山坡上有大片的森林,鋼軌目前還造不出來,用木頭代替其實也一樣用。反正又不是蒸汽機車,畜力軌道車每節裝一噸左右的重量,木軌完全能承載。
礦工當然就由敵國俘虜充當了,涼州城附近沒人了不怕,蔣二郎他們有了滑雪板和狗拉爬犁,可以在冬天深入雪原很遠,還不怕有追兵。有本事你就追,看誰先被大雪埋葬!
說到滑雪板,洪濤真想把那位改進了滑雪板性能的特種兵送到工坊里去當學徒,這種有腦子善于總結經驗的人用來打仗有點浪費了,很有大匠的底子嘛。
可惜這個出身于廂役的士兵非常不樂意去工坊里當學徒,他一門心思的惦記著積累戰功換五百畝土地當地主,特種部隊的軍事行動最多,軍功積累起來最快。
要問他干了啥事兒讓洪濤如此看重,說起來也沒啥,就是在滑雪板外面包了一層馬皮。然后吧,原本并不適合山區使用的滑雪板就成了能上能下的冬季行軍利器!
洪濤發明的滑雪板以前是半個廢物,從山上往山下滑嗖嗖快,但無法上山,即便是經過特殊訓練的特種兵,穿著這種滑雪板撇著外八字爬山也非常費力。短距離還能湊合,時間長了全得累趴下,還不如踏雪板好用。
這名特種兵會做皮具,他只是想給自己的滑雪板做個皮套,這樣背著行軍時就不會和水壺、行軍鍬撞的叮當亂響。于是就找了一張馬皮,又不舍得用大塊的皮料,干脆就拿馬腿上的皮湊合。
可是做完這個皮套之后他無意中發現,滑雪板套著一層馬皮依舊可以滑行,還不影響速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