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403 幣制改革(120票加更)-《大宋有毒》


    第(3/3)頁

    湟州和甘涼路以前并不特別需要貨幣這種東西,商品交流太少,自給自足、以物易物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生活。大宗糧食和軍備采購也都是在烏金行內部轉賬,使用駙馬的支票即可結算。

    可一旦通往西域的這條商路打通,商人們就會像嗜血的鯊魚般涌進來,既有來自開封的也有來自江南甚至東南沿海地區的。到時候只靠以物易物或者駙馬府的支票就玩不轉了,必須未雨綢繆。

    那為什么不能用北宋的貨幣呢?不是不能用,而是太麻煩。北宋的貨幣制度有點亂,其實北宋的錢幣種類還不是太亂,但兌換方式太愁人了。光是一個錢陌制,就能把初中數學中考第一名給難死。

    宋朝的貨幣主要以銅錢為主,銀子并不流通,只是在國庫結算的時候會用到,另一種實物貨幣就是絹。

    銅錢鑄造量和唐朝相比非常龐大,唐代最鼎盛的天寶年間,在全國共設立了九十九個鑄錢的爐子,每個爐子大概三十人工作,每年鑄造三千三百貫左右。全部加起來,唐代一年鑄造的銅錢在三十二萬貫上下。

    宋神宗時期諸路共有二十六鑄錢監,其中銅錢監有十七個,每年鑄造的銅錢在五百萬貫左右,是唐代天寶年間的十五倍還多。

    要說宋神宗鑄造的銅錢太多了,不能以偏概全,那就從宋神宗往前捋,除了開國皇帝鑄造的銅錢不多之外,剩下的沒有一個在一百萬貫之下的。

    這里當然有唐代還沒掌握膽銅技術,銅開采量少的原因。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北宋經濟確實發達,否則也用不上這么多貨幣。

    有人說了,唐代還有私鑄銅錢的呢,其實北宋照樣也沒限制住私鑄,恐怕數量更大,背著抱著一邊沉。

    洪濤為啥能知道的這么詳細呢,因為他還兼著京兆府的坑冶鑄錢司官職,本身就是鑄造銅錢的官員,這些朝廷的檔案他不光要看,還必須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