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暗流-《大宋有毒》
第(2/3)頁
看著面色不錯且中氣十足的帥司大人,湟州百姓踏實了不少,這段時間一直彌漫在湟州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也不知道是從哪兒傳出來的,說是帥司大人由于殺伐過重被上天懲罰,所以才得了怪病,就和年初死掉的王中正和童貫一樣。
洪濤倒是沒當眾提過謠言的事兒,全當什么都沒聽說,這樣更能讓民眾信服。不過私底下他可沒糊涂,這種流言必須是有人故意傳播的。
有關王中正得怪病的說法是自己讓人編造的,現在居然有人用自己的招數來對付自己,不查清楚睡覺都睡不著。
“確定是由這三家商號里傳出來的?”和在渭橋鎮拿刺客束手無措相比,洪濤在湟州想要知道什么可就容易多了。
王十二的巡檢司和王十的花膏作坊,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分別提供了兩方面獲得的消息,互相一印證,目標的輪廓就基本被勾勒清楚了。
自打湟州城有了罐頭廠、馬尾城又燒造出了透明琉璃,來自內地的商人就逐漸多了起來。他們基本都在城內的百貨商場里或租或買一個攤位,然后再租用當地人的房屋居住,專門向內地販賣這里的特產。
同時也會從內地販運一些布匹、水果過來,但是在通往蘭州的道路修好之前,販進來的貨物量不大。畢竟他們不像水虎翼有軍隊押運,更沒箱車可用,長途運輸利潤不太高的貨物等于是賠錢。
這也是洪濤沒修涼州到甘州的驛道,而是先打通去蘭州道路的主要原因。不解決交通問題,除非湟州產金子,否則販運啥都沒什么利潤,更吸引不了太多商人。
對于這些來自內地的商人洪濤還是很寬容的,無論貨物種類,全部采取十抽一的稅率,并且在整個甘涼路和湟州采取單稅制。只要在一個地方交過稅,拿著稅票就可以任意通行,不可以再收稅。
至于這些商人的底細洪濤還沒來得急仔細盤查,原本只是由王十帶領的花膏工坊暗中做些甄別工作。
但王十手下的兒童團和青年團人手也不多,直到有了王十二的巡檢司之后,才開始把戶籍和身份檔案工作正式建立起來。
流言之事就是她們破獲的第一個大案,三家來自內陸商號的伙計成了主要嫌疑人,而他們的掌柜也難逃干系。
這三家商號分別來自長安、洛陽和梓州,表面上看距離挺遠,梓州干脆遠在成都府,應該沒有太多交集。可實際上他們三家的掌柜暗中聯絡很頻繁,就算本人不碰頭,隔幾天也會有伙計互相走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