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退而求其次,那就是打通西域商路比較重要。只要這條絲綢之路得以恢復暢通,甘涼路和湟州想不繁榮都不成。哪怕自己走了,交給任何一位官員管理,區別也只是多收稅和少收稅的區別,絕對不會賠。 “駙馬王詵接旨!”裴英已經吃飽了,叉著馬步坐在木箱子上聽完了洪濤的要求,又開始起身整理衣服,順帶著靈魂附體。 不過這次傳的不是口諭,而是一卷圣旨。不對,肯定不是圣旨,這種事兒不可能有朝臣背書,肯定是個中旨。 “臣王詵在……”反觀洪濤就沒那么恭敬,愛搭不理的站起身,也沒有袍袖可以整理,敷衍了事的抱了抱拳,還拉著長聲,帶出濃濃的不滿。 “甘涼路以西之事自處之,皇子如有閃失恕你無罪。我兒天縱英才,王大至十八比之不及,兩年后給朕一位大宋太子。若無建樹,自己去崖州釣魚莫再回京。另注,酌許東來教授皇子四經,不得干涉!” 神宗皇帝這份中旨和以前的完全不同,遣詞造句帶著濃濃的駙馬風格,但又沒全模仿像,有點不倫不類。 但從語句中可以看出,大舅哥寫的時候很是得意,坑了被傳為星君下凡的妹夫一把,本身就象征著皇帝比星君還厲害。 進而還把矛盾轉移到了朝臣和駙馬之間,至少能拖上一年兩年的時間,有點一箭雙雕的意思,不得意都對不起這么好的主意。 “……拿過來本官看看!”洪濤越聽越不是味道,合算自己的反應都被皇帝猜到了,或者說皇帝寫了好幾份中旨交給裴英,哪份兒能用就用那份兒。但這樣算也挺嚇人的,被別人看透很沒有安全感。 “臣王詵接旨……”在確定裴英不是瞎念之后洪濤立馬就蔫了,和專業的政客相比自己確實還嫩點。論琢磨人、算計人他們都是大匠水平,自己頂多是個技術員。白紙黑字寫著呢,不服不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