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大意了(990票加更)-《大宋有毒》
第(2/3)頁
就在這群雜牌軍通過涼州的時候,洪濤帶領的三千新軍和二千青塘騎兵已經在甘州補給完畢,正以每天八十里的速度沿著驛道向西挺進,差不多五天之后就能抵達肅州。
肅州就是后世的酒泉,洪濤也來玩過,還參觀了航天發射中心。但宋代從張掖到酒泉的路比后世風景還美,沒有那么多戈壁荒漠,一眼望去全是綠油油的。
往北百十里綠色才逐漸被黃沙代替,往南幾十里又是巍巍群山,山頂的積雪終年不化,看著就像是一排圣代冰淇淋。
而且古代的張掖和酒泉附近并不缺水,河流、沼澤地很普遍,每到初夏來臨,融化的雪水從祁連山脈奔涌而下,還會造成水患。
可不是洪濤瞎說,有那么一句詩是這么講的,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這條路基本已經不用探索,前期工作早就被王七做完了,洪濤手上的等高線地圖就是半年多來駐甘州新軍的工作成績。
哪兒高哪兒低、哪兒有河流哪兒有山谷一清二楚。從大范圍比較,看懂這張地圖百分百會比世代生活于此的牧民還清楚地形,想在這條路上搞伏擊啥的基本不可能。所以洪濤連小股探馬都沒放,直接就讓青塘騎兵分三路突前十里攻擊前進,自己帶著新軍在后面跟進。
肅州怎么打,沒啥奇謀詭計,兩個字,平推!
肅州附近有三個寨堡,加上肅州城內差不多有一萬五千左右的兵力。要是把附近的牧民全加上,估計能有四萬人。
洪濤不認為肅州守軍能組織起這么多人一起作戰,當初從甘州也跑掉不少牧民,他們基本都是奔西邊來了,想必也把自己和湟州新軍的惡名帶了過來。
人這個玩意天生就有惰性,自打嘗到了惡名的威力之后,洪濤總想偷懶用名聲把敵人嚇得胡思亂想,然后就沒啥戰斗力了。
可惜這次他沒得逞,原因很簡單,肅州的守軍不是西夏人也不是蕃人,而是以回鶻族為主力的軍隊。
他們自以為有神靈保佑,可以破除任何妖法,根本就不怕湟州新軍。至于說湟州新軍之前的戰績,在他們眼中完全是西夏人不信真主的惡果,活該!
另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里的守將本身也是回鶻族的,只不過是被西夏人用武力征服了。但和黃頭回鶻并沒斷了聯系,相反,他們之間的聯系應該比和西夏朝廷的聯系還緊密,因為離得近。
雙方剛一接觸,次仁貢多的青塘騎兵就扛不住了,被幾乎三倍于他的肅州騎兵沖了個七零八落,追著屁股殺。好在次仁貢多還沒驚慌到只顧逃命的份兒,一邊往新軍的方向逃一邊發出了煙花警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