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底線-《大宋有毒》
第(2/3)頁
他們拿著吳王府的印信找到其它商戶,用進貨價格購買人家的貨物。這個威脅對湟州和甘涼路商戶沒什么作用,但是對來自內地的商戶很有殺傷力。大家來湟州進貨就是想拿回去加價出售,假如家里的產業都有麻煩,那還來進貨有個毛用。
反正人家也不是白拿,本錢還是給的,頂多就是損失一些差旅費用,不算太傷筋動骨。但對于來湟州繼續做生意,很多來自內地的商戶就抱觀望態度了。這件事兒甚至都沒人敢報官,生怕官官相護,結果還是自己倒霉。
那吳王家的商號有沒有這個能力呢?真不好說。吳王是誰?他叫趙顥,是神宗皇帝的二弟,算起來也是駙馬王詵大舅哥,去年秋天剛剛被封為吳王,屬于大宋第一等的王侯爵位。
雖然宋朝對皇親國戚監管的比較嚴格,可大多是在軍政層面,欺負欺負平民百姓,只要別鬧得天怒人怨就不會有問題。
這件事兒別說在古代,恐怕到了后世也強不到哪兒去,或者更甚。畢竟古人還有道德底線,后世人的道德底線在哪兒,把腦袋伸到下水道里都望不見底兒。
其實光一個吳王洪濤并不怕,大不了寫封信給長公主,讓她去和兄弟打個招呼,別在自家妹夫的地盤上搞事也就是了。
可吳王的王妃讓洪濤更忌憚,她叫龐氏。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但她是王安石的前兒媳婦。
王安石有個兒子叫王雱,這個人洪濤沒見過,據說是個天才,不到二十歲就在神宗皇帝身邊當了侍講,對政務也很有見解,同時也是王安石新政的絕對支持者。陪皇帝讀書可不是陪太子讀書,那是要有非常高的造詣,可見王雱的學問真不是吹的。
但天妒英才,王雱二十多歲時得了一種怪病,或者從小就有這種病,病癥很像高血壓或者心血管之類的慢性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再加上他性格暴烈,更加重了病情,就在洪濤穿越來之前的幾年就一名嗚呼了。
當時王安石辦了一件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在兒子彌留之際讓兒媳婦改嫁了,還是他親手操辦的。
王安石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據說是看到兒子病重時沒事兒老對兒媳婦惡言相向,覺得不應該讓一個病人再把另一個好人逼病。
另外以當時的社會風氣,死了夫君之后不能馬上改嫁,還要耽誤幾年,不如趁著兒子沒死先離婚,這樣就不用耽誤兒媳的青春了。
在這個問題上洪濤自問真達不到王安石的層次,不能說完全贊同,可非常佩服他的敢作敢當。只要認定的事兒不管別人怎么說,一定要去做。沒有這點堅持,他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推行新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