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 沒錢,就去借!-《大宋有毒》
第(2/3)頁
王二其實就是這么順口一提,她也搞不清官府到底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但洪濤因為這個私下的建議就把湟州知州劉松、馬尾城知縣蔣大郎和大部分青年團、促進社成員給叫到了涼州,專門開會研討。
“若是官府沒錢,遇到大事也不好辦吧?”王二的建議其實也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誰主政一方都喜歡手里有錢,不是說為了貪墨,而是可以隨時劃撥,干點什么事兒都方便。
蔣大郎在這方面很有發言權,因為他已經快被馬尾城的7人代表折騰瘋了。想修個新的市場讓馬尾城顯得規整點,他們嘀咕好幾天,結果拿出來一大堆數據,楞說現在的市場完全夠用,沒必要再花錢蓋新的。
不過這筆錢也沒省下來,代表們說去堿廠的路太爛,干脆修修得了。蔣二郎忍了好幾次沒使用一票否決權,但心里很不痛快,到底誰是知縣誰是百姓?
這股子憋悶的來源就是帥司大人的餿主意,非要弄個什么代表制度。當時沒看出來,合算這玩意后勁兒很大!
現在又不讓官府做買賣,蔣大郎很想問問,要是帥司大人沒有那么多產業,該如何訓練新軍抵御西夏人。但鼓了半天勇氣還是沒敢說,只能比較隱晦的打個擦邊球。
“這個問題得兩說著,本官能掙錢不假,但有誰敢站出來保證會用自己的錢練兵打仗?這只是一個沒辦法的辦法,若想長治久安不可能總靠個人養兵。假如哪天本官奉旨卸任了,難道湟州和甘涼路都不過日子啦!必須得有個誰來都一樣的規則,才能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官府沒錢應對大事,完全可以和百姓借嘛。只要這筆錢用在正確的地方,本官覺得百姓們不會吝嗇。畢竟這里是他們的家園,官員可以隨便調配,難道百姓也能隨時搬家?”
洪濤特意叫這么多人來開會,不是想討論王二的建議對不對,而是想借著這個機會講一講該如何按照新規則當好管理者。以前官員那一套不好用了,必須與時俱進。
否則等自己一離開,換上個思想比較守舊的大宋官員主持工作,湟州和甘涼路的新政馬上就得土崩瓦解。只有讓管理者和百姓都習慣、認同新政,才有可能保存住這份成果,不讓它輕易荒廢。
“和百姓借錢……恐怕除了大人的威名,其他人都沒這個本事吧。”
此話一出不光蔣大郎傻眼了,在座的大部分人眼里都有些失望。說來說去還以為帥司大人能有什么高招兒呢,這種辦法連個小吏都明白結果,根本沒可能性。
歷朝歷代只聽說過官府給百姓加稅,或者干脆抓走白干活兒,借錢?誰敢借,不還咋辦?難道讓百姓去州衙里搬東西抵債,這不是笑話嘛。
“哈,我就當你是在夸我。這件事兒沒法靠說來證明,這樣吧,本官不出面,就由劉知州和紫菊操辦,以湟州銀行的名義向百姓借一次錢,咱們大家看看效果如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