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成啦,天上的事兒說完了,咱們聊聊地上的俗事。本官很快就要去大名府任職,各類工坊也會再建,諸位有沒有什么想法?” 眼見大舅哥的威力有點大,把眾人弄得吃飯都沒了味道,洪濤開始給大家減壓。一位合格的商人,哪怕身處盟軍登陸的灘頭陣地,腦子也得琢磨著滿沙灘的彈頭和炮彈皮可以不可以回收出售。只要一提起錢和掙錢的門路,誰是皇帝他們很快就會忘掉。 “……”果不其然,此話一出,桌邊所有人的面目表情都起了變化,齊刷刷的看向了王浩。 “噯,沒見識了不是,我就說侯爺是大宋最講情義的好官,有好處斷斷忘不了我等。還愣著作甚,快回侯爺話,小人先說,我王家別無長物,海船和順風(fēng)鏢局全憑大人調(diào)遣。” 王浩此時心里也有點底了,這次接到駙馬的信讓來開封相見,大家一路上多有議論。說的最多就是駙馬離開了湟州,雖然各工坊還在照常運(yùn)作,但縣官不如現(xiàn)管,以駙馬在朝中的風(fēng)評,以后的買賣恐怕就不太好做了。 這次見面沒準(zhǔn)就是個告別會,大名府又不是偏遠(yuǎn)邊陲,既沒馬匹也沒羊毛,缺少了特色產(chǎn)品,就算駙馬不吱聲大家也得做鳥獸散。 但駙馬的態(tài)度讓王浩完全打消了心中了擔(dān)憂,他要在大名府繼續(xù)建立工坊,那就說明還會有特色產(chǎn)品。是啥嘛,咱凡人哪兒猜得到神仙的心思。唯一能做的就是趕緊表態(tài),堅決擁護(hù)、至死不渝! “孫家有大米!” “溫家有桑林!” “嚴(yán)家有茶!” 在座的人不管家里是經(jīng)營什么的,反正沒有比王浩腦子慢的,立刻開始往外掏家珍,生怕說慢了被排擠。腦袋頂上掛著的皇帝御賜牌匾立馬就扔到了九霄云外,看都不帶看一眼的。 “好好好,不過大家想過沒有,大名府不比湟州,本也不是偏僻之地,尋常貨物我們能賣別人家自也賣得,說不定比我等還要便利。長途販運(yùn)如果沒有大利跑一趟賠一趟,該如何?” 商人們報出來的這些貨物洪濤不太感興趣,好不好賣除了要看貨物本身之外,還得因地制宜。 大名府是宋朝的陪都北京,還是黃河下游和永濟(jì)渠上的重要港口,再想用糧食、桑麻、茶葉之類的尋常貨物打天下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