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520 放虎歸山-《大宋有毒》


    第(2/3)頁

    洪濤猜對了一半兒,大名府真的沒保存下來,但它不是被戰火摧毀的,而是被黃河一場大水給生生埋了,命運和開封一樣。真正的宋代開封城也被黃河大水埋了,后世看到的開封城是清朝重建的。

    但北宋王朝為啥要在這里建一座主要以軍事作用為目的的大城呢?難道說多一座城市就能阻止遼軍南下嗎?

    這個問題吧,穿越之前洪濤也很納悶,遼國騎兵想南下不用非攻打大名府,人家從東面的華北平原繞過去不就完了。黃河上那么多地方,隨便找個地兒不就渡河了。

    聽著好像挺有道理,其實屁的道理都沒有。這就是典型的用后世思維琢磨古人的心思,驢唇不對馬嘴。

    古代打仗是有距離限制的,不管步兵還是騎兵都需要有穩定的后勤補給線。一旦這條線受到威脅,前面沖鋒陷陣的軍隊隨時都有被合圍餓死的危險。

    大名府這塊地兒雖然比不上幽云十六州的險要地勢,但矬子里拔將軍,好歹也算個兵家必爭之地。

    它的西邊就是太行山脈,不利于大規模騎兵活動。東邊不遠是泰山,別看不是大山脈,可是東西貫穿了四百多里,也可以算作對付騎兵的一道屏障。

    大名府就坐落在太行山脈和泰山山脈之間,還背靠著黃河。圍攻吧,遼人不善攻城,圍困吧,后勤壓力太大,繞過去不搭理吧,城內的宋軍隨時可以出來切斷糧道,確實不太好辦。

    有人說大名府在地圖上看離黃河還遠呢,那是后世的地圖,宋代的黃河曾經改過三四次道,這一段更靠北,大名府幾乎就等于建在黃河北岸。

    除了地勢相對險要之外,大名府還是連接華北平原和河南平原的交通要沖。黃河就不說了,它的下游水勢平緩,可以進大海船,只是由于泥沙淤積缺少水深合適的港口。

    但洪濤來了,港口必須就有,不管靠挖還是靠炸,大名府在一年之內必須有深水港。

    另外永濟渠也從大名府西邊路過,它是隋運河的一部分,溝通了海河與黃河,直通西都洛陽。從這里上船到洛陽拐個彎順著通濟渠就能到淮水流域,過了淮水入邗溝一路南下就是長江,直抵蘇杭。

    隋朝大運河,隋煬帝在任上干的最好的一件事兒,惠及子孫萬代,后世的京杭運河也是在它基礎上開掘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