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徒有虛名(100票加更)-《大宋有毒》
第(1/3)頁
洪濤去河邊還真是抓魚,黃河大鯉魚。此時的黃河比后世富饒的多,不用任何添加劑、小藥、香料,只需把米飯粒揉成團掛在鉤上,少則幾分鐘,多則一刻鐘,必有鰭尾紅燦燦的大鯉魚上鉤,運氣好還能釣上黃燦燦的金鯉。
味道嘛,肯定不如海魚好吃,因為刺多,生吃還有點土腥味兒。但聊勝于無,想吃新鮮海魚沒可能,只要手藝好照樣能把魚刺剔干凈,再用醋、白酒和姜末多腌一會兒土腥味也就淡了。
“夏天捺缽旁邊有個淖爾,里面也有好多魚,和王丈抓的差不多大。”兩位遼國官員到不講究,就蹲在洪濤身邊看著,還對釣上來的魚進行了評價,只是這個稱呼有點別扭。
但洪濤沒法糾正,按照唐禮,士大夫之間交往稱呼對方為某丈是很文雅的用詞,宋朝也很流行。
“淖爾……這不是蒙古話嗎?”一個大宋開國侯坐在棧橋上,旁邊還蹲著遼國蘭陵郡王和南院樞密副使,要是換個地方見面立馬就得先動手為強,可現在不光不能打還得找話聊。
“蒙古?”
“哦對了,應該叫韃靼對吧?正好,我想問問兩位大人,韃靼人現在是啥情況?”
聊什么呢,宋國和遼國就別聊了,得找個不相關的話題。這也是話趕話,洪濤突然想起了眼下蒙古高原上受凍的成吉思汗,或者他爹、爺爺啥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和契丹人、女真人、黨項人、吐蕃人、回鶻人相比,韃靼人好像更可怕一些。
宋人對韃靼人的了解幾乎空白,知道這個名字的都不多。但遼國內部本身就有韃靼部落,他們多少也應該知道點情況。
“韃靼人?在我們那邊稱為阻卜人,住在鎮州附近,開國侯認識他們?”這一桿子捅的有點遠,蕭兀納一臉的迷茫,還有點警惕。
“不認識,本官鎮守涼州時從沙漠里抓到過幾個韃靼……阻卜人,他們說是從遼國來的。本官很納悶,貴國人怎么跑到涼州去了。”瞎話那不是張嘴就來嘛,還特別靠譜且沒法查證,愛信不信。
“阻卜人想必是南下迷了路才進入了夏國……哦,是貴國境內。我沒去過鎮州,不太了解當地的事情。說起涼州倒有個問題想請開國侯解惑,幾千新軍是如何面對兩個軍司合擊還能全殲。我和西夏人打過仗,且打敗了,自愧不如。”
蕭兀納可能真沒去過阻卜人聚居的鎮州,也可能是不想聊這個話題,一句帶過,順勢問起了他感興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