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滹沱河橫鐵索寒-《大宋有毒》
第(1/3)頁
“一言為定!老七啊,叫船渡載本官去對岸看看!”洪濤一拍大腿,齊活,就這么滴了。
本來還在如何應(yīng)付這位公主的事兒上為難呢,現(xiàn)在她自己把辦法送上門了。只要這座橋建成,自己讓她干啥就得干啥,當(dāng)然得包括不嫁給自己,理直氣壯嘛!
乘渡船連人帶馬到了河對岸,再向東西各行了十里路,把滹沱河最窄的一段全部勘察完畢之后,洪濤的臉色趨于鐵青。這個賭打的有點草率,不是賭不贏,而是代價有點高。
這段的河道兩岸都是淺灘,質(zhì)地為泥沙淤積,想建造橋墩非常困難。再往西二十里倒是有一段砂石地基的河道,可是這里的水流太急,還深,修建不是有難度,而是根本不可能。
“派人去造船廠調(diào)人來此建造石舟,讓鑄造廠打造長百米、大腿粗細(xì)的鐵鏈二十四根,用車分段拉到這里連接。再打造手指粗的軟鐵條一并拉過來,有多少要多少。”
造橋的難度是有點大,可不把這位遼國公主打發(fā)走麻煩更大。兩害相較取其輕,思來想去洪濤還是覺得后者更重要一些。
橋造好了不光能為戰(zhàn)爭服務(wù),還能造福一方百姓,代價高點也值。不就是浪費些鋼鐵嘛,現(xiàn)在自己最不發(fā)愁的就是鋼鐵產(chǎn)量,大不了先把王浩那邊的生鐵減點量,也不會太久,幾個月而已。
“官人是要造鐵索橋!”王七不愧潛心研究建筑多年,簡簡單單幾句話就琢磨出來個八九不離十。
“嘿嘿,不錯嘛,連索橋都懂。然也,河水太深無法在河中心建造橋墩,尋常橋梁跨度太大難以搭建,本官認(rèn)為只有索橋合適。”
索橋在宋代并不多見,但也不是沒有,只是大多集中在南方懸崖高聳、水流湍急、跨度不太大的河流上。
王七能知道這些,就說明他不光埋頭苦干,還翻閱了不少古代書籍。這是個非常好的習(xí)慣,想進(jìn)步不能光顧眼前,還得時不時回頭看看身后,不管先進(jìn)與否,知道的越多思路就越寬。
“可此處兩岸皆為黃土,無法固定鐵索……”王七并沒因為被養(yǎng)父夸獎而洋洋得意,臉上的憂慮反而更多了。建鐵索橋除了鐵索要結(jié)實之外,還有個必要條件,兩岸得有堅固的巖石用來固定鐵索。
“不礙事,本官既然能造出石舟,弄點巖石出來也不會難的。”這才是洪濤裝神弄鬼的好機會,要多高深莫測有多高深莫測。
“官人要用水泥造巖石!”古人可能對混凝土的使用還不是很習(xí)慣,能修路、能造船,一到別的項目上又不敢想了,經(jīng)過洪濤提醒王七終于開竅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