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民族好像和鯨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即便不知道鯨油、鯨魚皮紙產自鯨魚,也一見如故,再三請求多多益善。 其他貨物就無所謂了,其實從大宋運大部分商品過去都能賺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日本人把來自大陸的貨物統稱唐貨,對待唐貨的態度就和后世國人對待歐美商品的態度一樣,哪怕貴一些都要買。 光有貨物運過去還不成,總不能空著船回來吧,那日本有什么商品可以運回宋朝售賣呢?這一點蔣二郎和王浩意見不太相同,蔣二郎喜歡粗又大……的木頭,王浩則更愛砂金和珍珠。 古代日本產巨木,這一點洪濤不知道,但確實是真的。當地寺廟就采用了很多巨大的木柱,王雄隨口問了問沒想到有了意外收獲,趕緊通知了蔣二郎。 蔣二郎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帶著兩個工匠從碼頭騎馬趕來,經過仔細勘察之后得出結論,奈良附近所產的杉木和香楠木不僅材質適合,體量也夠大,是造船的上好材料。 日本和尚非常樂意用木材與大宋商人交換貨物,在他們看來南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大樹,砍吧,能省下金砂干嘛不呢。 至于說環保綠化問題,這時候的日本人真沒那些講究,也沒有那么大人口壓力,樹太多反而影響耕種,就算沒有大宋商人要,他們自己也得想盡辦法砍樹開荒。 金砂就不用仔細講了,不光王浩喜歡洪濤也喜歡,誰不喜歡金子啊。日本正好盛產這玩意,沒看在碼頭上人家一拿就是兩袋子,好幾十斤! 日本自己沒有發行正是流通貨幣,有少量粗制濫造的金幣和銀幣,但價值太高老百姓沒法花,干脆就用中國的銅錢當貨幣,什么朝代的都有,混著用。 但這玩意沒法和宋朝商人結算,總不能拿一堆唐朝銅錢給宋朝商人,所以一般都使用砂金做為對外貿易結算貨幣。當然了,還有銀子,不過有了金子誰樂意要銀子呢,那玩意價值沒有金子穩定。 硫磺和水銀也是日本特產,王浩不需要,蔣二郎沒少弄。硫磺全留在濟州島上制造火藥了,水銀則送給洪濤幾大罐子。干啥用不管,他只是在馬尾城見過高俅擺弄這玩意。 除此之外就是珍珠、珊瑚、扇子、刀劍之類的小玩意了,蔣二郎看不上王浩也嫌利潤低,誰都沒買多少,帶回去權當小禮物送人用。 還有一樣東西王雄特意寫了寫,就是人。日本的窮人太多,男女都有,給點錢就愿意跟著你走。根本不問去哪兒,干活還挺認真負責,是不錯的勞動力。 蔣二郎和王浩都沒敢擅作主張,連抓帶騙的弄回來這么幾十人算是敲門磚,想讓駙馬給個章程,到底有沒有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