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 左右手互搏-《大宋有毒》
第(1/3)頁
宋人,不管北宋還是南宋,都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不用琢磨,只需上街走走就能馬上發(fā)現的特點,愛看熱鬧。
尤其是當街吵架、打架之類的,趕上有發(fā)生,附近的店鋪、住戶楞有搬著凳子、端著茶水出來打算看到散場的。
報紙上還能打架嗎?必須不能,但能吵架,以文字代嘴巴一樣吵。而且吵架的雙方都很有來頭,一方是真理報編輯,鏡子先生。一方是福州日報編輯,秋實先生。
鏡子先生是挑事兒的一方,前幾期秋實先生在福州日報上寫了有關朝廷拖欠淮水修堤款項的事兒,還把盱眙縣官員講排場、搶功勞的嘴臉好好編排了一番。
結果鏡子先生看不過去了,在真理報上寫了一篇文章予以駁斥。言辭非常犀利,羅列了很多數據證明朝廷一直都在水利工程上花力氣修補,只是由于每處的投資都沒有這段河堤大才不太顯眼。
既然想看吵架的,那就必須弄清雙方都在說什么,于是真理報剛發(fā)行了幾天就賣到揚州紙貴了。不光茶肆里有專人誦讀兩份報紙的相關內容讓大家對比,很多酒肆和青樓里也有小規(guī)模的辯論了。
兩份報紙還沒針鋒相對,民間就已經開始戰(zhàn)隊了,各有各的支持者。別湊在一起,只要碰上三句話還沒說完保準又要爭論。
對這件事兒最上心的還不是百姓,而是揚州或者說兩淮路的官員。福州日報的秋實先生嘴太損了,把官場里這點事兒全抖摟了出來加以鞭撻。
說的對不對?表面上看挺對的,可太片面,光看到了不足沒深究難處。大家都是好不容易爬上來的,誰進入官場都是這樣做事的。你敢創(chuàng)新一個我看看,三個月就得被彈劾下臺,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
可是再不樂意也只能忍著,人家有報紙當舞臺表演,怎么說都成,咱沒機會還嘴啊。突然冒出來的這份真理報簡直就是三伏天里的冰露,讓人太舒坦了。
終于有明白人給咱當官的說話了,還說得這么透徹、這么符合實際。也讓百姓們明白明白,別以為當官就是整天吆五喝六搖頭晃腦不干正事,這個工作一點不比種地輕省,不光腦子累身體也跟著累。
再一琢磨,還是涼王仁義啊,不忍心看著同僚被小人詆毀,更不愿意看著朝廷和皇家名譽受損,毅然決然的站出來自己花錢辦報揭露小人的嘴臉。
咱們大家沒有辦報的本事,還沒有賣報紙的本事嗎?趕緊訂閱吧,不光自己訂,還得號召親朋好友都訂。
這么好的報紙必須長盛不衰,也就是沒有一下訂閱十年的規(guī)矩,否則就先來幾份。錢是小事兒,不能辜負了涼王的這份心思,更不能讓涼王賠本還賺不到吆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