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 以其道還治其身-《大宋有毒》
第(2/3)頁
“天降吉兆、海王現世、風調雨順、國運昌盛!”
這是真理報上登出的標題,以許東來肚子里那點兒自然地理知識,肯定寫不出來太具科學性的文章,不過他從另一個方面向百姓介紹了這具骨架的來歷和功用。
有魚尾巴當然是大海里的,按照傳統認知還應該是某些神仙的坐騎,必須有點仙氣。能把神仙的坐騎骨架弄來,怎么說也不是壞事兒,必須象征著皇帝英明、朝臣得力、百姓擁戴、上下和睦啥的。
再引申一下的話,海里全是水嘛,這位神仙的治水能力應該不弱。有它在此坐鎮,附近的州縣大澇、大旱應該不會有了。
“海中巨獸實屬鯨鯢、長江書院獨樹一幟!”一旬之后福州日報也對此作出了點評,風格明顯更趨于理智。
先把鯨鯢這種動物簡單的介紹了一番,然后開始講這具骨架的來歷和用途,并點出了大院子的名目,既不是橋墩也不是涼王別府,而是一座書院,名曰長江。
要不說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呢,王二在福州日報上都說得這么清楚了,可是相信的人并不多,更多百姓還是鐘意真理報上的說法,這是神仙坐騎,有保佑風調雨順的法力,是涼王特意從海外仙山處請來鎮水用的。
于是乎大家也不再僅僅來看熱鬧,而是帶著香案和貢品一起,不管有沒有法力先祭拜一番再說,禮多神不怪嘛。
還有一些人不是來看熱鬧的,他們相對而言見多識廣,這樣的熱鬧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盡管這具老大的骨頭架子確實挺嚇人,看上去也確實很神奇。
這些人全來自不同州縣,其中大部分都有過共同的經歷,在甘涼路、渭橋鎮和大名府路的工坊里當過學徒工或者技術員,還有一些人有新軍經歷,剩下的少部分則是這些人的徒弟或者朋友。
他們來此只有一個目的,參加長江學院的基礎建設,然后成為學院里的第一批大學生。經過三到五年的學習之后,再由學院安排到各個工坊、商號、郵局、銀行、船隊里擔任技術骨干和領導職務。
這些職位到底存不存在學生們不懷疑,就像當初他們不懷疑跟著技術員和大匠們一起工作能學到手藝一樣。現在有人又說在長江學院里不僅能學到手藝,還能學到比手藝更金貴的東西。
而這些人很值得信賴,她們或者他們就是這座學院里的教習,或者叫教授。更值得信任的是學院的山長叫王詵,當今大宋涼王、新任沿江修河制置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