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 出鞘5-《大宋有毒》
第(2/3)頁
“朝廷怎么會讓齊王領兵出征,這有點不合常理吧……”好歹也是親從官出身,就算再不識時務,基本常識還是具備的,苗魁馬上覺出了其中的蹊蹺。
“現在討論這些沒什么用,不管是否有人心懷鬼胎,首要任務都得先把邊關穩住,否則一切都是枉然。”
苗魁都這么講了,洪濤心里只能更擔憂,看來自己的懷疑不是沒有依據。但嘴上還不能表示什么,做為一軍主帥,猶豫、彷徨是最要命的品質,會傳染給手下人。
“……在下覺得大人此時不宜太過急切,救援齊王自然要緊,可大人的安危更事關重大。沒有齊王照樣可成事,不可缺了大人您。”不過這番套話沒糊弄住苗魁,他一點都不笨,當年只是腦筋沒轉過來。
“本王若是想登上那個座位,在析津府的時候就該動手,何必再等這么多年呢。就算沒有黨項人、契丹人在北面虎視眈眈,你覺得讓新軍把禁軍殺得血流成河,再把開封城用炮火洗一遍,真就比外族入侵強多少嗎?”
“歷朝歷代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不止一次了,每次都因為那個座位殺得人頭滾滾。搶到之后為了坐穩還得想方設法的愚弄百姓,最終還不是同樣被別人再一腳踹下去,你想見到百年之后本王的后代也被人踹下去嗎?”
又來一個想讓自己黃袍加身的,所以老生常談還得完封不動的再講一遍。有時候洪濤真想讓真理報給自己印一沓子說明文件,以后再碰見這樣的人就直接扔一份過去。
“……那由齊王登基就不會被踹了?”這番話的意思苗魁是聽懂了,但不太認同。既然誰上去都是被踹的命,不如找個比較強力的,還能延緩一下循環周期。
“這幾年見過老十沒?”洪濤是真不想再當復讀機了,但又不能不回答,偷懶的辦法很多,比如拿王十說事兒。
她除了特務頭子的屬性之外,還有布道者的潛質。每年不辭辛苦的流竄于全國各地,每到一處就會弄個研討班,把她和王二這些年苦心鉆研的心得拿出來講一講,事后還會寫一份會議紀要連同講演稿送到揚子鎮的涼王府備案。
洪濤每份都看過,心情嘛,五味雜陳。這倆孩子很有革命者的天賦,敢想剛做,但狂熱、執著、理想主義非常嚴重。假如沒有自己這么一個啟蒙者壓著,她們早就按照想法去實現宋朝版的烏托邦了。
不過只要自己能把握好大方向,她們又是極好的執行者。過于理想化的東西可以用實際工作慢慢磨礪,通過不斷的社會實踐,她們也在不停修正著原本的理念,和自己的想法會越來越靠近。
“……去年十姑娘去成都的路上在奉節停留了幾日。”苗魁有點納悶,國家大事剛開個頭怎么又聊起兒女私情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