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 清水河-《大宋有毒》
第(3/3)頁
在大海船上這一百多斤不算啥事兒,可到了陸地上寧可把射程縮短也得把重量降下來,否則根本沒法跟隨軍隊行進,也就談不上野戰炮了。
沒錯,它叫野戰炮,全名1091式三寸野戰榴彈炮,用兩斤全裝藥包可以把六斤四兩重的空心榴彈發射到三里以外,三分之一裝藥發射霰彈射程超過三百步。
其實這就是一門仿制的拿破侖12磅野戰炮,還仿得不太像,口徑、長短、粗細、材質都有不小差異,總體上就是一個目的,好制造和減輕重量。
傳統的拿破侖12磅炮是前裝青銅炮,算上炮架、炮車全重一噸多,要是再加上裝載炮彈的箱車,在不是特別平整的路面上兩匹馬都夠嗆能拉動。
91式野戰炮是由四到五層灰口鑄鐵由內至外一層一層鑄造出來的,有了內膜冷卻技術,這幾層鑄鐵越往里質地越緊密。提高了結構強度,炮壁就可以做得薄一些。而且鑄鐵比青銅輕,炮身重量只有不到八百斤。
再加上對炮架、炮車的精打細算,全炮的重量被控制在一千五百斤左右,加上箱車和三十發炮彈兩匹馬完全能應付。
除了大小、重量、射程、材質之外,91式野戰炮和拿破侖炮最大的區別在裝填方式上。拿破侖炮是前裝滑膛炮,而91式野戰炮的尾部有個楔形炮閂,是后裝滑膛炮。
雖然依舊使用了球形炮彈,裝填速度也比前裝炮快一倍不止,每分鐘四發是平均射速,急速射時能達到每分鐘六到七發,但不能持續太長時間,炮管會發熱。
本來黃懷安試制出來一種線膛炮,能大幅降低膛壓,用同樣的裝藥量可以把錐形炮彈發射到更遠的距離,準確度還高。
但這種炮管的制造難度非常大,廢品率高的連大宋首富都肝顫,不太適合大量裝備。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沒有合適的底火,沿用霍奇斯基榴彈的點火方式成功率又不太高。權衡之下洪濤還是選擇了制造成本低、技術要求低、使用難度低的三低產品。
.。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