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算蔣二郎有所克制,也依舊差點發(fā)生火并。第一代拓荒民都熟悉新軍,但轉(zhuǎn)眼十多年過去了,他們大半也老了,沖在前面的全是十七八歲的第二代拓荒民。 新軍在他們腦海里只是個名號,根本不認(rèn)識,也不知道害怕,上來就是一頓弩箭,攆著蔣二郎的新軍好一頓跑,差點把王大的主力沖散。 要說王大還是比蔣二郎底氣足,蔣二郎不敢開槍打拓荒民但她敢,只是吩咐盡量射馬別射人,這才止住了瘋狂追擊的馬隊。 等到王厚聞訊趕來,拓荒民這邊已經(jīng)傷了三十多個,還摔死兩個。蔣二郎也沒全身而退,手下有四名新軍被弩箭射傷。 “老幾位別抽啦,都是自家孩子,打壞了回去還得背地里罵本王不是東西。趕緊把受傷的抬到軍中醫(yī)治,本王不會怪罪。”當(dāng)洪濤聞訊敢到陣前時兩邊已經(jīng)解除了誤會,正各自收斂傷員呢。 還有不少拓荒民揪著自家子侄掄圓了鞭子好一頓抽,大罵不肖子孫瞎了眼,沖撞誰不好非要誤傷新軍。 洪濤心里明白,他們就是罵給自己聽、打給自己看的。當(dāng)年在甘涼路有一條鐵律,有冤情地方官府不管可以來安撫使衙門申訴,但不許攻擊新軍,否則不問青紅皂白,就算真的冤枉也得掛上木桿示眾。 現(xiàn)在他們的孩子傷了新軍士兵,拓荒民們怕自己翻臉不認(rèn)人,寧可拿著鞭子把自家孩子抽個半死,也比掛到木桿上強百倍。 “下官失察沖撞了新軍,王爺恕罪!”拓荒民們安心了,王厚還得接著賠罪。這位涼王是出了名的對同僚下手狠,老百姓可以饒,他這個地方官保不齊就得背黑鍋。 “處道啊,你這里民風(fēng)過于彪悍了,戰(zhàn)場上怎么能胡來,還需善加誘導(dǎo)才是。”這事兒洪濤誰也不打算怪,意外也。只是覺得人民勇于保護自己的財產(chǎn)是好事兒,但太過瘋狂也沒啥好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