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應理城(飄紅加更1)-《大宋有毒》
第(2/3)頁
這座城當年洪濤帶著趙傭來過一次,還夜襲了周圍的幾個寨堡,但再次見到它時也有點含糊,好大一座城池,怕是和開封差不多了。
“大人有所不知,西夏人不知道從哪兒學到了燒造水泥之法,五年前突然調集了十多萬民伕,耗費三年時間才建得此城。據說里外三層、墻高城厚,再加上有河流阻礙,怕是不太好攻。”
別看王厚善守,但他對本職工作還是很敬業的。雖然他駐守的甘涼路和西夏并不接壤,但必要的情報工作一點都沒落下。
“哦,真沒看出來啊,黨項人居然也玩起了長城防御,這段城墻有多長?”應理不光是座城,還是一座關隘,有點像后世的山海關。
它的南邊緊挨著黃河,肯定無法通行,北面也不是坦途,有一道高高的城墻向北延伸,一眼望不到邊,除了沒有蜿蜒的山脈之外很像長城。
“一百四十余里,沿途每隔五里設敵樓一座,十五里設烽火臺一座,都有藏兵洞,城墻上可跑馬行車。”
這次回答的不是王厚了,他掌握的情報還真沒這么詳細。搭話之人年紀不小了,也沒穿新軍制服,倒是和牧民的打扮差不多。
“那若是從此繞行,頂多三五日就可跳過,在此處建一座堅城何用?”才一百多里遠,洪濤覺得西夏朝廷腦子里恐怕也進水了,耗費人力物力建這么一段城墻起不到啥作用嘛。
“大人有所不知,由此往北十五里左右就是大漠,沒有飲水又常刮起大風,尋常馬匹無法在其中穿行。商隊每次往返也需中途在城墻上買水喝,大軍萬萬不可進入!”回答洪濤問題的還是那個花白胡子的老人,他好像對這一帶特別熟悉。
“哦,這么說本王倒是明白了。施銅,這里駐守的兵將應該不少吧?”這么一說洪濤就明白了,原來不是西夏人腦袋進水了,而是自己地形不熟。
他們故意修了這么一段不長不短的城墻,就是希望敵人繞行。這個距離是西夏人算好的,既能達到坑人的目的,又不多耗費錢糧,最經濟最效率。
“回大人的話,往常只有駐軍二萬上下,可一旦烽火點燃晝夜間就有大軍趕到。”
老頭就是施銅,這十多年時間里他跟著駝隊走南闖北好不快活,據說還去過興慶府,對西夏境內了如指掌。新軍出征,光有地圖富姬還不放心,專門派他來給夫君當向導,確實有作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