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814 本王自有妙計-《大宋有毒》


    第(2/3)頁

    “往事某再提,徒惹悲傷于事無補。子瞻兄對朝廷禮法想必有些造詣,不如先給小弟講講太后駕崩,朝廷該如何操辦。”

    皇帝或者皇太后死了,如何操辦喪失對洪濤來講是個非常非常陌生的課題,別說研究,連想都沒怎么想過。

    充其量知道要葬入一個巨大的陵墓,還得有很多陪葬品。就這么點了解也不是來自古代,而是后世看電影、電視和的收獲。

    要想辦法,就得了解事物本身的細節(jié)。長公主倒是有可能知道,但她還不知曉噩耗,在悲痛的心情下能講出多少、合適不合適講就需要考量了。所以說蘇軾就成了洪濤的講解員,當仁不讓。

    “自古以來,帝王多尊三禮……是為《周禮》《儀禮》《禮記》。分宣遺制(詔);發(fā)哀;賀皇帝即位;臨;成立治喪、靈駕指揮、建陵機構;命大臣撰陵名、哀冊文、溢冊文、議溢號;告哀外國;大斂成服;賜遺留物;諸軍賞給;以日易月之小祥;逢七入臨;請御正殿;掩攢官;以日易月之大祥;潭;按行;卒哭;燒香;外夷入吊;告于南郊和請謐于南郊;啟攢宮;三奠;發(fā)引;靈駕赴山陵;掩皇堂;虞祭;卒哭之祭;柑廟;德音;三年喪之小祥,大祥;潭除從吉;建道場;修寺院,共計三十五大項,歷時三年矣。”

    蘇軾還真不外行,掰著手指頭一項一項的給洪濤講起了皇帝喪葬之禮。其實洪濤問誰都一樣,只要是科班士大夫,這套東西都熟記于心。禮法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必讀基礎教材,也是必考,要是連這個都不利落,后面的也就別學了。

    洪濤之所以在朝臣中這么不招人待見,除了他推崇的政策總是傷害到士大夫階層的利益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懂禮法、不尊禮法,是個標標準準的異類。

    “三年!本王要在開封待三年?”洪濤大部分都沒聽懂,也沒問,不是不好意思問,而是沒必要。

    他關心的只是自己回到開封需要待多久、該干些啥,然后再從中計算出危險性和預防彌補辦法。一聽整個葬禮完畢要三年之久,立馬就沒什么希望了。這么長時間,還逃個屁。

    “逢七入臨,七七四十九天止。如遇任上有事,外臣三七出京也是舊例。”蘇軾搖了搖頭,本想呵斥一下這位老友的不思進取,但話到嘴邊又忍住了,說了也是白說,不如省點力氣琢磨正事兒。

    “哦,兩旬……本王回去之后不用天天入宮祭奠吧?”這個天數(shù)讓洪濤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如果露面次數(shù)不多還是有空子可鉆的。趙顥就算再恨自己也不會在太后葬禮期間動手,自己不要臉他還要呢。

    最危險的時刻就是二十一天左右,此時葬禮已成,隨便找個理由把自己和齊王扣在開封軟禁起來,想必皇宮里也不乏裴英、黃蜂那樣的武功高手,再想跑就難上加難了。若是趙顥心狠手辣,給自己喂點毒藥啥的,跑不跑也就沒啥區(qū)別了。

    “……五次!大朝會、入宮、二七三七入臨、南郊請謚,以涼王之身份必須出席。長公主只需在宮中守靈柩直到發(fā)引,大朝會、入臨都可免,南郊請溢隨涼王同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