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 不成功則成仁!-《大宋有毒》
第(2/3)頁
畢竟文化和習慣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改變,他們的存在可以堅守住文化精華、堅守住民族傳統(tǒng)。傳統(tǒng)與進步也不完全對立,它們應該可以相輔相成的存在。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蘇軾的態(tài)度是沒啥態(tài)度,他還沒從驚愕中緩過神來。
“子瞻兄可以在路上慢慢思,現(xiàn)在小弟一家人的生死可就都在兄臺手中攥著了,不知前幾日的承諾還算數(shù)不?”
蘇軾如果不吃驚洪濤還不敢這么干呢,越吃驚就說明效果越好,自己的計劃成功幾率也就越大。
但現(xiàn)在不是吃驚的時候,船只已經(jīng)準備好了。幾個歲數(shù)小的孩子不用同往,可長公主和王小丫一定要帶上,這樣才能讓皇帝放心。
然后就又多了一個亟需解決的大問題,自己可以利用替身跑路,長公主和王小丫咋辦呢?她們肯定也會成為皇城司和開封府尹的重點監(jiān)視對象,輕易無法脫身。此時蘇大文豪就派上用場了,他的身份就是最好的掩護。
“……晉卿可否言明,到底讓老朽如何?”蘇軾估計已經(jīng)后悔了,當初就不該表態(tài)。王詵的新政是好,可也沒好到能讓自己拋棄大半輩子價值觀的程度,兩難啊。
“無它,請子瞻兄附耳過來。”能讓長公主和蘇軾見到自己的替身,已經(jīng)是洪濤最大方的付出了。
按照他的雞賊性格,此事最好只有自己知道,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危險。下面的安排,每個人只能知道一部分,除了自己之外誰也不能統(tǒng)領全局,哪怕是正在往開封趕的王十。
“……僅此而已!?”被咬著耳朵叮囑了幾句,蘇軾有點不相信自己需要付出的代價。這不等于啥都沒付出嗎?基本就談不上危險,兒戲一般。
“然也,子瞻兄這一身本領留著有大用,長江學院里的眾多學子還指望從中受益呢。難道說兄臺不想親眼看一眼萬國來朝、四海升平的新大宋?”
洪濤確實沒給蘇軾安排什么焊雷管、鋸燈泡的尖端任務,一是不想連累這位大文豪,好歹人家還賣力氣吹捧了自己一番呢,效果挺不錯。以后必須常年吹,找這么一個有能力吹還肯吹自己的人不容易啊。
另外也是不太信任蘇大文豪的膽識,古代文人有很多心比天高、膽比鼠小的存在。他們沒經(jīng)歷過生死,一切的勇氣皆來自書中的暢想,總覺得能和古代先賢一般坦然面對生死。
可事實上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死到臨頭時都會嚇得靈魂出竅、舉足無措、屎尿橫流。這種表現(xiàn)并不以文學成就、官職高低所左右。還是那句話,自己不能把命運托付給不靠譜的人,哪怕他是蘇東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