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 無心插柳3-《大宋有毒》
第(1/3)頁
皇子和齊王有了這么明顯的差距,誰來繼承皇位就不是太難的選擇。更讓大家心安的是,龐皇后至今為止也沒表示過要讓皇子登基的意思,幾位宰輔的態度也模棱兩可,誰也不肯先張嘴表態。
倒是章惇多次去齊王府邸拜見,一待就是大半天,更不知道說了啥。這樣一來的話,就算朝廷啥都不說大家心里多少也有了點想法。
很明顯,朝廷正在和齊王談,談啥呢?還能談啥,談由齊王繼位的事兒唄。至于說為啥談了這么久也沒結果,太正常了,當年太祖黃袍加身的時候還得推讓幾次呢,齊王是太祖的子孫,這個傳統不能丟。
但也有心思更靈活的人提出了另一種可能,他們說齊王登基與否不能光看朝廷的決定,還得聽一聽遠在揚州的涼王怎么說。他不表態,這件事兒誰也定不下來,定下來也沒啥意義。
不管說這話的人是什么初衷,反正這種觀點迅速在朝堂中蔓延了起來。除了在涼王、齊王和朝廷之間設置了一層人之常情外,還對很多官員的立場產生了不小影響。
隨之而來的就是揚子鎮的涼王府突然從門口羅雀變得車水馬龍了起來,附近州縣的官員不管認識不認識,找個借口就登門拜訪,借口還都特別對路,讓洪濤沒法躲著不見。
人家不說是來混個臉熟的,而是要關心跨江大橋的建設,問問制置使大人還有沒有什么需要。做為地方官,眼看著能造福百姓大工程就在自己地盤上進行,怎么可以熟視無睹呢,那是犯罪嘛!
“爹爹何必去搭理這些趨炎附勢之輩,要是早有這份心思,七哥的大橋怕是去年就建好了!”
看著養父一邊忙著開會,還得抽出時間來應付各路官員,整天忙的連吃飯都得端到會場來吃,王十又不樂意了。
“老十啊,你哪兒都好,就是心胸還不夠寬,更缺少容人之度,凡是你看不順眼的人都恨不得給弄死才好。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光靠狠是沒用的,必要的時候也得懂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只要大方向一致,哪怕僅僅是短時間的一致,也要盡量求同存異。武力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光靠武力只能讓問題越來越多。”
洪濤雖然累,但心情不錯。不管那些官員說的是不是心里話,估計多一半不是,但他們現在只能順著自己說,這就是很大的進步嘛。
擁立齊王登基的奏章剛回揚子鎮就遞上去了,自己的態度和之前一樣明白,根本不用假客氣。下一步已經不是琢磨如何奪權篡位,而是該琢磨如何治理這個偌大的國家。
自己是不太看得上目前的大宋官員,但短時間內還無法完全把他們排除在體系之外。既然這樣,就沒必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