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 大裁軍-《大宋有毒》
第(1/3)頁
幾家人在開封都有消息來源,不存在偏聽偏信,既然都收到了消息那就是真的。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派人打聽新軍的動向,生怕不知不覺就被端了老窩。
有些族人要反,覺得李繼遷能反出大宋,自己憑什么不能。但很快就被一句話戳破了幻想的水泡,李繼遷命好沒碰上新軍,要是碰上了,他那點兵馬別說大夏,大土包都占不住。
況且此時北面的蘭州、涼州、應理、銀州皆被新軍占據,不管哪個城好像也打不下來。想反叛的話,除了鉆進大漠之外沒地方可去,總不能指望帶著大宋禁軍去攻打開封吧。
這時候大宋的兵制就起作用了,別看它對外戰爭時沒什么優勢,但對付內部的野心家非常好使。幾家人能統領的兵馬中,除了本地的子弟兵之外,主要的兵力皆為禁軍。
這些禁軍每隔三年左右就會調防,哪怕因為戰事吃緊耽擱了,過后也要抽時間一批批調換,朝廷派來的都監就是干這個,無法拖延太久。帶著不知根知底、又不是本地人的禁軍去造反,這事兒都不用試,想一想就不靠譜。
有些族人要主動去開封請罪,爭取把責任都推到一兩個人頭上,只要證明族長和大部分族人沒參與,認錯態度再好一點,家族就還有救。
就在各家惶惶可不終日之時,朝廷的旨意下來了,各家與金國的齷齪事半個字都沒提,只是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各家對改編禁軍的意見。
按照樞密院和兵部的意思,熙河路、秦鳳路、永興軍路七八個邊軍、邊州率先進行整編,具體工作由朝廷派遣的都監軍負責,防務則由從河東路、河北路調防過來的禁軍將領擔任。
各家也沒被免除兵權,只是要與河東路、河北路的禁軍調換一下防區,理由很簡單,為整編創造條件,以免出現當地將領聚眾鬧事的現象,避免無謂的流血。
并特意指出,此次整編全部由新軍將領執行,握有生殺大權。新軍在湟州、大名府都和當地禁軍、廂役有過類似接觸,每次都殺得人頭滾滾,朝廷這么做也是為了大家好。
不管朝廷和皇帝怎么想,種鄂最先想通了。啥整編、調防,那都是說給外人聽的理由,既保住了朝廷的臉面,也讓幾家人不至于狗急跳墻。
實質上就是在警告幾家人別再折騰了,再折騰只有死路一條。怎么才能保住小命自己琢磨吧,應對方法對,朝廷就既往不咎,應對方法不對,朝廷也不介意出兵平叛。
敗肯定是敗了,一敗涂地,這點胸懷種鄂還是有的。其實他對王詵一直沒有太重的私人恩怨,種凱是什么德性他這個當哥哥的也清楚,有時候都想自己弄死他。
第(1/3)頁